第1版:新闻

风筝博物馆里的“新年味”

□本报记者 徐 健

潍坊风筝,传承千载,不仅是中国传统手工艺的重要代表之一,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2006年,潍坊风筝制作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成功“申遗”后的首个春节,1月31日大年初三的午后,记者踏入世界上最大的风筝博物馆——潍坊世界风筝博物馆,只见馆内人潮涌动,市民游客如织,年文化、民俗文化、科技文化等多种元素相互交织,让整个馆区热闹非凡,春节气息浓郁。

从江西南昌返乡过年的谭杰先生,正站在一只精巧的“螳螂捕蝉”风筝前,绘声绘色地给9岁的儿子讲述风筝背后的故事。谭先生告诉记者,自己离开家乡去南方打拼16年了,每次回老家,都要来风筝博物馆找找儿时的记忆。3年前他曾带孩子来这里参观,但这次感觉焕然一新。“我是带着全家五口人一起来的,上午还参观了市博物馆,就是希望孩子能多了解、亲近传统文化,过一个有意义的‘文化年’。”

谭先生口中的“焕然一新”,源自2023年风筝博物馆的升级改造。为让游客全方位感受风筝魅力,馆方精心还原了板式、串式、桶式、硬翅、软翅五大类186件风筝作品,让潍坊传统精品风筝重焕光彩。同时,增设科技感满满的XR数字体验空间和文创工坊,提升参观的互动性、沉浸感。此次,为迎接蛇年春节,博物馆更是在营造非遗“新年味”上精心筹备。

展览厅内,从传统的龙头、宫灯、燕子、蝴蝶风筝,到现代航天器、各色人物造型风筝,各具特色的风筝展示柜前,游客们纷纷驻足打卡,记录最美好的瞬间,特别是那些寓意吉祥的风筝,备受青睐。互动体验区里,游客们在智能创作平台上大展身手,亲自设计、制作专属风筝,沉浸式感受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人气最火爆的要数文创工坊,这里精心装饰,年味十足,文创产品种类繁多,从传统的风筝小模型摆件、明信片、书签到创意十足的风筝冰箱贴、徽章、地标建筑模型等,都受到了游客们的追捧。

来自北京的赵海燕女士告诉记者:“这次是孩子主动提出要买些文创礼品带回去,和同学们分享。”赵女士也是趁着过年回家,带着上初中的女儿来感受家乡的传统文化,没想到女儿对这里的文创产品爱不释手。“我们买了金鱼沙燕冰箱贴和特色笔记本,这些产品不仅极富创意,设计时尚,而且寓意美好,能让孩子在春节感受传统文化的和谐与智慧。”

小小的文创产品,宛如精致的艺术品,传承了一座城市的文化与记忆,也为年轻人打开了走进、拥抱传统文化的一扇独特窗口。

不知不觉已近四点,记者准备离开时,却发现进场参观的车辆还在排着长队。这个春节,风筝博物馆正以自己独特的文化,吸引着来自各地的游客。过一个富有文化韵味的“中国年”,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新年俗。

2025-02-05 □本报记者 徐 健 1 1 文艺报 content78021.html 1 风筝博物馆里的“新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