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专题

“第一模范区”的时代群像

作家叶淑平(左一)与福建省上杭县民警交流 才溪派出所供图

《从光荣亭走来的荣光》是叶淑平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发表于《中国作家》(纪实版)2025年第1期。光荣亭位于福建省上杭县才溪镇,亭中央的石碑上刻着“我们是第一个模范区”几个苍劲大字,告诉人们才溪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光辉和荣耀。作者叶淑平第一次走近光荣亭时,内心受到极大震撼,她想将如今光荣亭所在的这方大地的新生活写出来,以此作为和光荣亭的一次对话。于是她开始深入才溪走访调研,历经三年,创作出这部反映才溪新时代风貌的报告文学。在创作过程中,作者注重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将人物命运与时代变迁相交织,通过人物群像,反映才溪从战争岁月到新时代的巨变。《从光荣亭走来的荣光》近9万字,有18章,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叙写才溪派出所公安民警的新“枫桥经验”,他们有着前辈的勇毅和坚定,处处传承红色精神,建立起完善新型的警务运行模式,用智慧和爱心守护着才溪这方红色热土。

厦门大学党委副书记孙理表示,《从光荣亭走来的荣光》以闽西革命文化为底色,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多重色泽,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枫桥经验”相结合。作品深入挖掘闽西红色文化资源,注重运用新时代发展成功案例,鲜活展现了上杭才溪在革命战争年代的光荣传统与新时代的辉煌成就,起到了优秀文艺作品育人化人的作用。

龙岩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公安局局长许佳表示,《从光荣亭走来的荣光》以点写面,展现了大时代壮阔波澜下的进取精神。龙岩公安干警赓续红色血脉,践行“才溪乡调查”优良传统,奋勇争先开创工作新局面的责任与担当,既是对闽西革命历史的深情回望,也是对“人民公安为人民”初心使命的深刻诠释。“铁牛”所长、搜擒“采花贼”、下才村的今昔、“逢八说事”、创建“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等故事,是龙岩公安干警矢志不渝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护航全市发展的生动刻画,更是全国千千万万名辅警忠诚履职尽责、主动担当奉献的缩影。“驻村夜访”“两喊一不叫”“民选警长”等故事,生动体现公安干警深入一线调查研究的精神、更好服务群众的理念。叶淑平的创作,为我们提供了一面镜子,既照见初心,也映射未来。

福建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省作协副主席林秀美认为,福建文化多元、兼容并蓄,多种特色文化交相辉映,为福建文艺繁荣发展提供了丰厚滋养和取之不竭的创作源泉。上杭才溪,这片传承红色基因的革命热土,不仅见证了老一辈革命家浴血奋战的革命事迹,也在新时代新征程下焕发出了全新的生机与活力。作者通过扎实采访、细致调研,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生动真实的人物,再现了闽西红色热土上独特的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整部作品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洋溢着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充分体现了作家关注社会、关注时代的强烈社会责任感与时代担当精神。

“作者深入警营,与民警同吃同住,用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笔触,捕捉到了许多连我们自己都未曾注意的感人细节,把八闽警队的担当作为、为民故事呈现了出来、推广了出去。”福建省公安厅政治部副主任施玉安谈到。福建公安系统近年涌现出一大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先进典型,党中央、国务院命名表彰的基层单位9个、“时代楷模”4个,还有4个全国“公安楷模”、5个全国“最美基层民警”、14个全国“法治人物”。前不久,上杭古田派出所获评全国“公安楷模”,成为福建公安系统第4个获此殊荣的集体。《从光荣亭走来的荣光》绘就新时代福建公安干警的群像,让忠诚为民、爱拼敢赢、英雄辈出的福建公安形象走进千家万户,深入百姓心中。

2025-02-24 1 1 文艺报 content78261.html 1 “第一模范区”的时代群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