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全国两会特刊

跑出乡村振兴的“加速度”

□本报记者 罗建森

3月8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二场“代表通道”和“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乡村振兴”成为通道上备受关注的关键词之一。

来自天津东丽区华明街道胡张庄村的杨宝玲扎根农村基层多年,44年前,她从山东远嫁天津,来到被称为天津“北大荒”的胡张庄,先后当选为村委会主任、村党支部书记,2018年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新职务新职责,让她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不过我始终记住一个理:作为一名党员和农村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就是要在致富路上带着乡亲们使劲跑,坚守自己的初心和承诺”。

如何打开乡村发展症结,实现全面振兴的使命?杨宝玲和乡亲们交出了一份令人欣慰的答卷。在杨宝玲的带领下,乡亲们找到了打开绿色发展之路的“金钥匙”,葡萄种植、水产养殖、田园文旅全面开花,实打实地跑出了乡村振兴的“加速度”。“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农村有着特殊的感情。如今,我已经扎根农村基层40多年,对胡张庄这片土地我爱得深沉,我愿意坚守在这里,和乡亲们一起为乡村振兴事业,继续撸起袖子加油干!”杨宝玲说。

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表示,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过渡期以来,脱贫攻坚成果得到了有效的巩固和拓展。农业农村部将进一步提高监测帮扶的效能,落实精准方略,盯住每一个有返贫致贫风险的群众,发现一个、帮扶一个、化解一个,确保不发生规模性的返贫致贫。

韩俊表示,乡村振兴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不断深化农村改革,特别是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把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一件一件抓实、抓出成效。

党的二十大明确,到2035年农村要实现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这也是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任务。韩俊谈到,要瞄准现阶段农民需求迫切的重点实事,聚焦乡村道路、供水、人居环境、教育、医疗、养老服务等民生关切;加大投入力度,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方面的短板,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备度、公共服务的便利度、人居环境的舒适度。“我们常讲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既要塑形又要铸魂,乡村振兴不振兴,不光要看农民的腰包鼓不鼓,还要看乡风好不好。”要推进乡风文明建设,进一步推进农村移风易俗,进一步加强宣传和发动群众,改变农民精神风貌,持之以恒抓出成效,让农民有获得感。

2025-03-10 □本报记者 罗建森 1 1 文艺报 content78419.html 1 跑出乡村振兴的“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