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华语诗歌春晚举行
第九届华语诗歌春晚日前在京举行。活动由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人民日报出版社作为支持单位,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当代新诗研究中心、《中国文艺家》杂志社联合主办。
晚会以“面朝和平的明亮阳光”为主题,分三个篇章展开。朗诵艺术家们相继朗诵了《我是一条古老的河流》《旗帜》《今天是儿童节》《梦想太阳》《做口弦的老人》《一条鱼儿在南丽湖上飞》等诗作,这些作品聚焦“历史反思与英雄赞歌”“爱与和平”等主题,从自然景观到生活感悟,展现了新时代生活的丰富图景。
活动现场还颁发了2024年度“十佳华语诗人”“十佳华语新锐诗人”等奖项。 (黄尚恩)
“以批评精神促进文艺创作”专题研讨举行
3月4日,由北京市文联主办、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承办的“以批评精神促进文艺创作”专题研讨会在京举行。北京市文联一级巡视员田鹏出席会议。10余位评论家、创作者和媒体人围绕文艺批评与文艺创作、人工智能时代的文艺批评等话题展开探讨。
与会者谈到,文艺评论工作既要关注优秀作品的经典化,也要敢于对作品提出批评,让评论与创作在对话中产生共鸣。在人工智能深度介入文艺领域的时代,文艺批评应秉持独立性、客观性、公正性、关切性和反思性,以平常心贴近普通读者和观众视角,敏锐观察现象、提炼问题,发出专业、清醒的声音,从而更好激发创作者进行思考和再创造。文艺评论应进一步拓宽评论对象覆盖范围,将科幻、网络文学等新兴领域纳入视野,引入心理学、社会学等多维分析视角,打破单一局限。批评家应成为文化趋势的瞭望者,以前瞻性关注社会现象对创作的影响,破解评论滞后于创作的困境。 (王 觅)
徐乐乐缂丝艺术特展在京举办
3月8日,“千年丝韵——徐乐乐·缂丝艺术特展”在北京荣宝斋美术馆开展。展览展出了当代女性艺术家徐乐乐的一系列纸本设色作品、缂丝非遗技艺作品和艺术装置等多种形态的展品。
千年前,宋代女缂丝工艺家朱克柔将绘画中的“没骨画法”转变为缂丝中灵活的镶色技法“朱缂法”,其传世作品之一是典藏于上海博物馆的《莲塘乳鸭图》。此次展览包含徐乐乐的《莲塘乳鸭图》色彩还原版、艺术家画稿创作版和AI创作抽象版,是一次缂丝技艺的文化创新实践,也使经典作品在传统与现代的呼应中得到了新的诠释。
除缂丝艺术展览外,现场还陈设了相关古籍和创作手稿展示,与AI对话生成的画稿《穿越时空》以“双面三异”缂丝装置的面貌呈现在观众眼前。展览将持续至3月17日。 (康春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