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煤矿文工团团长靳东在采访时提到,部分喜爱他的粉丝因AI换脸视频遭受诈骗,损失惨重,他深感遗憾,并建议对AI换脸立法。因虚假短视频受骗并非个例,此前“AI张文宏”“AI雷军”等在网络上频现,已经到“人人喊打”的程度。AI换脸技术的滥用,侵犯了公众人物的肖像权,还可能成为诈骗分子的新型工具,严重威胁社会安全和公共信任。
与此同时,微短剧也精准“围猎”中老年人。数据显示,在2024年的微短剧市场,40岁到59岁的用户占比高达37.3%,60岁以上的用户占比12.1%。据央视报道,中老年人已成为微短剧的主要观众群体,其付费行为活跃度甚至超过平均水平。春节期间,记者便观察到,记者的姨妈深度沉迷微短剧,做菜、喝茶时也全程盯着手机,晚上看到半夜不睡觉,早上起来接着看,已经到了“眼睛焊在屏幕上”的程度。
事实上,当下微短剧质量良莠不齐,有些微短剧靠狗血剧情让中老年观众欲罢不能,成为被割的“韭菜”。这一现象愈发凸显了数字时代银发一族的困境:一方面,中老年人容易被微短剧的夸张剧情吸引,被诱导消费,不知不觉被“掏空”钱包;另一方面,平台利用算法精准推送,“围猎”中老年人,进一步加剧了银发族的“成瘾”行为。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从法律层面加强监管。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在两会期间便建议,需要加快针对AI换脸等技术的单行法立法进程,明确技术边界和侵权责任。其次,平台方应强化责任,优化内容审核机制,拒绝用低质量内容诱导中老年人消费的恶劣行为。国家广电总局已实施“分类分层审核”制度,对微短剧进行精细化管理,以提升内容质量。此外,对中老年人的数字素养教育也需要进一步加强,帮助他们提高辨别能力,避免陷入诈骗陷阱。
数字时代,技术的发展不应成为中老年人的“鸿沟”,而应成为他们畅享数字生活的“桥梁”。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为银发族撑起一片安全、健康的数字天空,让他们在数字浪潮中也能从容漫步、安度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