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产品指的是“基于具备广泛受众并系统化的文化主题,通过创新的方式进行再解读与创造的行为过程与相关产物”。文创产品是近年来出现的文化新业态,作为其中的子门类,许多文学类出版社开发的文学类文创产品将浓厚的文学内涵置于文化创意产品中,因此,它不仅是商品,也是文学在当代的一种新的表达与传播方式,承载着文学的精神内核与情感价值。
在当前出版融合背景下,出版业不断转型升级,文创产品的开发是出版产业融合与升级的重要举措,它不仅为传统出版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文化传播与传承开辟了全新的空间。
对文学类文创产品而言,文学价值是其核心,设计赋予其独特魅力,社交功能则满足了消费者的情感需求。文学类文创产品受到读者欢迎有多种原因:首先是文化内涵与情感共鸣。文学类文创通常以经典文学作品或作家为蓝本,将深厚的文化内涵灌注于实体产品之中。例如,从漓江出版社的“黑诺hey!nobel”到译林出版社的“译森·橡果小卖部”,这些文创都将文学作品中的经典元素和主题思想融入设计,这种文化与情感的结合能够引发消费者尤其是文学爱好者的精神共鸣,使其更愿意对此类文创产品产生消费行为。第二是审美价值。年轻消费者普遍对有趣、有意思、有审美品位的产品有更高的追求。文学类文创通常具有独特的设计风格,融合了各类青年文化的“玩梗”元素,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对好玩有趣有话题的追求度,也因其本身承载的文学和文化底蕴,成为消费者喜欢的文化产品。
与此同时,传统出版社也在积极适应业界出现的新变化,设计不断推陈出新,进一步提升了文学类文创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与吸引力。此外,文学类文创产品通常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性,赠送这类文创产品一定程度上能彰显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趣味。而文学类文创要想成功,离不开品牌塑造与IP运营的双重赋能。越来越多的出版社文创产品将文学作品的精髓与作者形象转化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文创IP,不仅充分激活已有资源,延长产业链,也进一步提升品牌的知名度,为消费者带来了多元化的文化体验。
文学类文创产品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欢迎,并吸引“流失的读者”重新回到文学世界中,从这个角度看,它不仅关乎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繁荣,也关乎文学在新媒介时代新的传播和接收方式,是文学作品与潜在读者之间的重要“桥梁”。好的文学文创产品与纸质图书一起,将为新时代文学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中国文学源远流长,在历史长河里涌现出的经典文学作品浩如烟海。充分挖掘文学类文创产品的精神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需要不断深耕文学作品本身价值,出版设计方要充分挖掘文学作品背后的文学核心价值,在对文学作品的深入剖析中,挖掘当代元素,将其融入文创产品的设计中,从而赋予产品独特的文化价值,并且更加精准地触动消费者内心深处对文学的热爱与向往,让更多人为热爱与情怀“买单”。
文创设计的核心价值在于其文化内涵和品质保障,而IP则需要通过故事、角色、情节等元素构建独特的文化吸引力。因此,要在品牌建设中融入IP的独特性,赋予品牌更丰富的内容和情感链接。一方面,可以通过故事化包装和多媒介联动,将文学作品中的经典情节、人物形象转化为具有市场吸引力的IP;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情感化设计和沉浸式体验加强消费者与产品间的情感联结,从而增强用户对IP的认同感和忠诚度。与此同时,也要在融合出版浪潮中坚守文学本位意识。一方面,出版界可以加强文创产品与其他媒介之间的联动,如通过“文创+”模式与影视、动漫、游戏等行业合作,将文学IP转化为多元化文化产品;另一方面,顺应数字化转型的浪潮,加强科技融入,通过新技术,为消费者带来更丰富的互动体验。
在任何时代,文学作为人类精神的瑰宝,以其独特的价值和魅力始终在文化领域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文学的传播形态也日益丰富,而文学类文创产品的涌现为文学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一条崭新的路径。可以想见未来文学类文创产品将以更开放多元的形态,为文学的当代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黄沁馨系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徐芳依系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