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艺术

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终评活动将举办

本报讯 由中国文联、中国剧协、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第十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终评活动,将于5月8日至21日在上海举办。活动以“梅花竞放、戏聚东方”为主题,11个戏曲剧种和话剧、舞剧等戏剧艺术门类的17位演员将为广大观众奉献17场精彩纷呈的演出,此外,还将开展34场演前导赏及演后谈活动以及主题研讨会、获奖演员惠民演出等系列活动。

本届梅花奖评选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演出导向,鼓励多演出,坚决纠正获奖就“入库”现象。报送剧目要求坚守戏剧本体和中华美学精神,纠正戏剧界长期存在的“舞美大制作泛滥”“泛剧种化”“题材同质化”以及“排一台扔一台”等不良现象。经全国院团上报、各省市剧协推荐,共有62名演员进入初评,初评评委以记名投票方式决出了入围终评的演员名单。终评由终评评委现场观摩展演剧目后,差额评出15名获奖演员,结果将在5月21日举行的“中国戏剧梅花奖、曹禺戏剧文学奖颁奖晚会”上,与第26届曹禺戏剧文学奖的5部获奖剧作一同揭晓。5月22日,还将举办本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奖演员座谈会和下基层慰问演出活动等。

据悉,此次进入终评的演员中35岁以下青年演员有5位,人数为近10年之最。进入终评的演出剧目涵盖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涉及京剧、昆剧、河北梆子、秦腔、曲剧、婺剧、锡剧、湘剧、蒲剧、柳子戏等多种戏剧表演艺术门类。其中,稀有剧种台州乱弹是首次入围终评。本届梅花奖还首次开辟了民营剧团的申报通道,并有一家民营院团演员入围终评。终评展演剧目中,最能展现演员艺术功底的整理改编传统剧目占比最大。包括京剧《铡判官》、昆剧《烂柯山》、秦腔《焚香记》等。此外,湘剧《夫人如见》、蒲剧《精卫填海》等新编历史剧(古装戏)以独特视角、细腻笔触再现深入人心的历史人物和经典故事;京剧《智取威虎山》、曲剧《信仰》等现代戏是红色题材的艺术表达;话剧《四世同堂》《主角》等改编自文学作品的剧目,在保留原著思想精髓的基础上实现作品文化内涵的戏剧升华;舞剧《朱鹮》以中国古典舞的现代化,传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此次梅花奖首度落地上海,将以多种创新元素彰显上海的文化魅力。其中,演出票务将首次采用市场运营与惠民公益相结合的方式,吸引更多人走进剧院。期间,还将在上海的商业街区开展“梅花绽放在上海”商圈快闪展活动等,营造“全城开花、处处有戏”的生动局面。

(路斐斐)

2025-04-21 1 1 文艺报 content78949.html 1 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终评活动将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