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外国文艺

2025中外阅读大会:

聚焦全民阅读与文化传承

近日,2025中外阅读大会暨第四届学术研讨会在西北工业大学举办。本次会议汇聚国内外多位专家学者、文化工作者及阅读爱好者,以“全民阅读与文化传承”为主题,围绕全球化与数字化的浪潮中,全民阅读如何更好地承载与传递文化精髓,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新的生机,展开深入交流讨论。

西北工业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吕卫东,中外阅读学研究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全民阅读教育研究院院长郭英剑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西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孙瑜主持开幕式。

“阅读是文明的基因,是人类精神的必需。”郭英剑立足人工智能时代语境和自身的阅读推广经验,系统阐释了阅读在当代中国的意义建构中的三重价值:于学生是培植思辨力与心灵成长的根基,于教师是承载教育温度与人格魅力的载体,于学者是回应现实关切与公共责任的路径。

“阅读是成为世界性的人的最有效的路径之一。”高兴谈到,“我们要鼓励用自己的头脑来阅读,读出无数作家和作品的复杂性和丰富性。”李东来从图书馆和家庭书房展开发言,他认为良好的阅读环境与氛围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知识和精神成长,还有生活观念和人生幸运。王子舟作题为“中国乡村图书馆的现状与未来”的主旨报告,乡村图书馆既是保持乡村文化(乡土记忆)的容器,也是孵化乡村新文化的暖巢,具有培育乡土认同感的重要功能,应该从多方面推动乡村图书馆发展,积极推进“2.0版乡村图书馆”繁荣。

谭旭东说,人工智能时代真正进入了一个“后阅读时代”,人工智能对人的阅读尤其是对文字世界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不但会影响文学生产,还会影响传播与接受,也会改变文字世界的属性。张文彦系统梳理了《沙乡年鉴》在中国的传播谱系,着重探讨其生态哲学思想的本土化接受机制及其对中国生态环境阅读范式的建构性影响。曹洪彪谈到,阅读是教育者的生命根基,强调要“读经典”“读人”“读时代”,做到“勤读恒读”“深读透读”“品读悟读”。

与会者还就如何深度开展乡村阅读资源公平、AI智能训练模式等研究,让阅读沉浸入生活,培养真正的读和写等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刘 玄)

2025-06-09 2025中外阅读大会: 1 1 文艺报 content79577.html 1 聚焦全民阅读与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