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少儿文艺

非主流动画、实验动画与当代艺术动画

——动画的“B面”(上) □刘书亮

《我在伊朗长大》这样的动画,是主流还是非主流,有赖于参照的对象

假如以“动画的B面”(B-side of Animation)来概括独立动画、非主流动画、实验动画、当代艺术动画等动画形式,那么非主流动画就是其中一个相当重要的分支。

在动画领域言称“主流”可能意味着两件事。第一,主流是被很多人关注的。特定风格的作品会显得更加商业化和流行化,从而占据主要的市场地位,而把其他风格的作品挤到一边,于是后者就成了非主流。第二,所谓的主流风格,也就是被较多人接受和熟知;而如果一种风格对大众来说比较难以接受,甚至觉得它丑陋或者别扭,它就常常是非主流的。这二者在很大程度上是相通的,假如一个片子在风格和手法上不能被大家熟知,大家也不觉得它好看,那么通常情况下它自然很难成为炙手可热的主流作品。

主流和非主流与独立和非独立一样,也是一组相对的概念,不应盲目地硬性划分。像《我在伊朗长大》这样的作品,无论如何也不会像《疯狂动物城》那么流行;但与很多更难以接触或者理解的非叙事动画来说,《我在伊朗长大》肯定要占据主流的位置。

独立动画不一定就是非主流的。制作者可以独立创作,给作品以充分的个人化表达,但使用的手法却有可能是非常主流的、大家都能习惯和立刻接受的风格。中国2000年之后的“闪客时代”便是这样。那些“闪客”动画人前辈,都属于非常典型的独立动画人;然而那时多数Flash作品所用的技法和作品的叙事方式,却是普通网民都能接受的主流形式——这也正是他们很快火起来的原因。换言之,“闪客”们以独立的姿态完成了一种主流表达。

正如笔者始终坚持的观点:一部称得上具有实验性的作品,必定使用了一些大众不熟悉的表意方式,从而与主流的、习惯化的叙事方法和手段保有距离。这就是笔者对实验动画的描述。实验动画可被视作非主流动画的一部分,因为它们太陌生化了,确实让很多普通观众接受不了,不可能在短期内成为主流。然而“实验动画”、“独立动画”、“非主流动画”这几个概念之间还存在着微妙的差别。概括性地讲,独立动画强调创作的个人化,是从作者身份出发的;非主流动画的主旨是“小众”,以考察大众接受为主;实验动画的核心是“新”,紧密围绕动画文本自身。

在动画的B面中,还有一个极为特殊的分支:当代艺术语境下的动画,或称当代艺术动画。事实上有一些动画作品,已成为当代艺术的一部分,观看的主要场所不是电影院或者网站,而是美术展馆。

当代艺术动画其实不完全属于动画场域,更像是横跨当代艺术场域与传统动画影片场域的东西。其形式也往往颇具当代味儿,如多频影像、综合影像装置等等;常见的研究方法也与动画影片大相径庭。

对于大众来说,当代艺术动画比影片式的实验动画更难以接触,也因其“重观念、轻叙事”的总体倾向而更难理解一些。目前,国内的主流大众媒体(甚至包括专业艺术媒体)对当代艺术动画基本上也很陌生,毕竟它属于非常边缘化的领域,好在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人投身此类创作。而美院教育体系下的动画专业,大多也都颇为重视当代艺术,因此当代艺术动画在中国正在快速地成长着。

2018-01-17 ——动画的“B面”(上) □刘书亮 1 1 文艺报 content2393.html 1 非主流动画、实验动画与当代艺术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