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青年批评家

在现代性世俗化思想体系中思考海峡两岸的“统一”问题

——以柏杨散文集《家园》为考察中心 □张清芳

柏杨对“统一”问题的解答是他遵循现代性世俗化思想观点得出的一个结论,也是在观察当时两岸社会情况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尽管柏杨的看法未必完全正确,但是他却表达了一个生活在台湾地区的普通中国人希望两岸统一、分散两岸的家人能够尽早团聚的殷切期盼。这也是任何一个热爱和平,希望家园完整、家人安好,不再四处漂泊离散的普通中国人的愿望。从这个角度来说,柏杨在《家园》中用文化散文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炽热的爱国主义与家国情怀。

中国台湾作家柏杨曾在1988年10月返回阔别近40年的中国大陆故乡——河南辉县探亲,参观访问了上海、北京、郑州、辉县、西安五个地方,11月返回台北。然而在中国大陆的这一个月时间内,柏杨有:“一种无法遏制的冲击,一直在心头澎湃。回台北后,面对《通鉴》续稿催促的压力,却无法平息内心的激荡,遂不顾一切,开始每天写2000字,送《中国时报》发表,共累计61篇。”后结集成散文集《家园》在中国台湾出版。在这部散文集中,他不但对自己探亲过程中见到的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大陆社会和生活现象进行思考,在与当时世界文化(主要指西方现代文化与文明)的参考、比较中来考察中国的现代化问题,而且在现代性世俗化思想体系内对海峡两岸人民都关心的两岸统一问题进行了思考与回答,至今仍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具体到作品来说,关于台湾地区回归祖国大陆的“统一”问题是贯穿《家园》的一个中心线索,也揭示出柏杨把该散文集命名为《家园》的主要动机。首先,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海峡两岸人民的“统一”思想来源于中华民族5000年来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和身份认同:“无论分裂的时间有多久(大分裂时代长达285年),中国人总是企图统一”。如果说处于早期创作阶段的柏杨怀抱着期待中国能够立足于“世界强国之林”的理想,用西方现代化的文化思想作为衡量标准来考查、甄别作为中华民族子孙的中国人的优缺点,妨碍现代中国迈向文化现代化的封建文化糟粕——“酱缸文化”——由此进入柏杨的视野,成为他终生不遗余力地进行批判的靶子;那么伴随着台湾的白色恐怖统治在20世纪80年代 “解严”后消失,台湾地区社会环境日益变得宽松与开放,加之柏杨此时的眼界与视野不断拓展和拓宽,此前他还陆续去过缅甸、美国等多个国家,接触到很多海外华人,发现“统一”观念已经成为他们的潜意识。尽管他们在一代或几代前已经在海外的土地上生活、扎根,然而在他们心灵世界的深处,依旧保存着对中国故乡的眷恋与向往。

柏杨还认识到,“统一”思想观念的历史形成过程与巩固,也由中华民族(汉民族)的特点所决定:“汉民族接受的是儒家思想,儒家那种‘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教育,使汉民族认为如果脱离中国,另建一个国家,是一个罪恶。”这成为不同历史时代的所有中国人的集体无意识,也成为中华民族各族人民爱国主义精神的心理基础。

其次,海峡两岸一定会统一。柏杨在《统一问题》一文中直截了当地指出:“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本没有统一问题,因为原来就是统一的……现实情况是,在统一这个付诸民族感情的动人号召下,事实上只不过是一项促使台湾地区回归祖国的运动而已。以大陆之大之强,只是把篮子放到苹果树下,坐在一旁,十分有包容性的,等待苹果掉到篮子里,这正是在台湾地区的中国人所面对的课题。”他的海峡两岸“原本就是统一的”说法与20世纪90年代后台湾地区逐渐兴起的、试图分裂中国的“台独意识”完全相反。柏杨作为两岸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人文知识分子,他的“统一”观念表达出绝大多数台湾人民的心声——呼唤统一、渴盼统一,期待台湾地区回到祖国的怀抱。

近40年的隔绝也使海峡两岸之间的文学、文化与人们之间的思想意识产生某些差距和隔膜。柏杨在《知识分子的命运》一文中指出,当时中国大陆作家认为台湾地区文学失于纤细精巧,柏杨与太太张香华对中国大陆作品的评价也颇能代表台湾地区作家的普遍看法:“除了社会结构上陌生外,还有气氛上的陌生——雷霆万钧、风雨逼面,给人一种难以呼吸的感觉。中国大陆作家所表达的再生能力,不如所表达的扭曲能力”。这种评价符合20世纪80年代中国大陆文坛的情况。自新中国成立发展至当时的中国大陆当代文学,在40年后已与同历史阶段的台湾地区文学存在很多不同。

再次,柏杨希望海峡两岸人民在情感上能够彼此多加强交流并互相理解包容,这会成为两岸统一的情感基础。尽管由于两岸隔绝太久,居住在台湾地区的“外省人”(指从中国大陆迁到台湾地区的人)已经把居住、生活大半生的中国台湾当作故乡,他们在百年之后不会再把墓穴安放在中国大陆。不过中国大陆的故乡却是这些“台胞”永远的牵挂和怀念,因为对岸有他们的家园老宅和血脉相连的亲人,是他们的“根”之所在。既然海峡两岸隔离多年的亲人都期盼着团聚,那么人们彼此之间多方面地交流、了解,在情感上祛除疏离感,尽快尽早地彼此熟悉、相互理解并产生情感共鸣就成为一种必然。

柏杨先从两岸文学的相互交流入手,他在赴大陆探亲前已经着手无偿地帮助部分中国大陆作家在台湾地区出版作品,这也是一种社会公益活动,目的是希望台湾地区人民先通过阅读作品来了解中国大陆的社会现状与40年的历史变迁。但是他的义举,却被一些人猜疑为想借此获取更多的名利,用“损话”对他加以讽刺。对此柏杨一面澄清事实,一面也认识到,因海峡两岸现存的许多差异导致二者之间的交流并不会很顺利,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很多误会、误解,因此两岸人民在交流过程中要持有平等相待的心态:“两岸交流,固可使关系密切,但也可能因太过刺激的缘故,而更疏远……两岸同胞必须试探着平等相待,诚恳相等。”然而两岸人民之间毕竟血浓于水,不论什么样的隔膜、误解也阻挡不住深厚的亲情与真挚友情——当柏杨夫妇离开中国大陆时,不管是老家亲人,还是那些新认识的中国大陆的朋友,大家彼此都难舍难分。两岸人民之间亲人般的深情厚谊,彼此情感上的认可、认同感早已成为海峡两岸“统一”观念的牢固的情感基石,是近年那些“台独”分子想尽办法也无法扑灭、破坏的。

可以这样说,柏杨对“统一”问题的解答是他遵循现代性世俗化思想观点得出的一个结论,也是在观察当时两岸社会情况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尽管柏杨的看法未必完全正确,但是他却表达了一个生活在台湾地区的普通中国人希望两岸统一、分散两岸的家人能够尽早团聚的殷切期盼。这也是任何一个热爱和平,希望家园完整、家人安好,不再四处漂泊离散的普通中国人的愿望。从这个角度来说,柏杨在《家园》中用文化散文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炽热的爱国主义与家国情怀。再从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来看,海峡两岸的统一也是历史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继中国香港、澳门之后,中国台湾这个流浪在外的“孩子”必将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作者单位:鲁东大学)

2018-09-14 ——以柏杨散文集《家园》为考察中心 □张清芳 1 1 文艺报 content42299.html 1 在现代性世俗化思想体系中思考海峡两岸的“统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