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新闻

第三届北京文学高峰论坛聚焦

改革开放40年北京文学的变化与发展

□本报记者 王 觅

北京是我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也是当代文学重镇。改革开放40年来,北京先后涌现出一大批文坛知名作家。作为中国文学的巨大变革力量,他们将时代特色与北京元素结合,书写了一个个精彩纷呈的中国故事,使得北京的文学创作尤显纷繁和丰富。

10月12日,由北京作协、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十月》杂志社、十月文学院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北京文学高峰论坛:改革开放40年——北京文学的变化与发展”主题论坛在京举行。中国作协副主席阎晶明、北京出版集团总经理曲仲、北京作协副主席王升山、《北京文学》社长兼执行主编杨晓升、《十月》主编陈东捷及十余位作家、评论家与会,围绕论坛主题展开广泛深入的讨论交流。论坛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韩敬群主持。

回顾改革开放40年的北京文学成就

阎晶明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北京文学在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的成就。他谈到,中国文学在繁荣发展的大格局中亟待出现大作品,即那些可以全景式展现时代生活画卷、反映时代发展趋势、书写时代人物情感和观念变迁的大作品。但大作品并不是题材越大越好,关键是小中能否见大,大中能否保持鲜活。源于生活本身就很难做到,高于生活就更难做好。如何实现、如何突破,这是我们共同的责任,需要我们在理论上深入思考,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做出精彩回答。

在张守仁看来,汪曾褀是很有代表性的作家。他写平凡人物的日常生活,笔端带着温暖,避开喧嚣和烦恼,生活气息很浓,有很深的文化意韵,集中体现了人心、人情、人性,具有持久的艺术价值。杨晓升表示,回顾改革开放40年来北京的文学创作,不仅要看到成绩,也要看到存在的不足。当下的作品很少正面或深刻地反映北京作为世界级大都市的生活,这是值得思考的。

李朝全谈到,北京文学与大时代和改革开放同行,不仅具有变革性和创新性,还具有开放性与包容性,这使得北京的地域特征、地域特色、地域文化得到彰显。王升山注意到,改革开放以来,当代北京呈现出更加丰富多元的文学图景。北京城在变,书写北京城的作者在变,作者笔端的北京城亦在变,北京的包容促进了北京文学的多样性发展。

北京文学现实主义创作传统的回顾与思考

梁鸿鹰表示,在文艺创作多元多样的当今时代,北京文学要想推出更多好作品,实现由“高原”向“高峰”的转变,就必须坚守和发展现实主义精神,回到对文艺规律的遵循、对现实主义基本法则的重新强化上来。这包括如何增强现实主义的勇气、处理好自我与客观、大与小、虚与实的关系等。李林荣认为,今天的文学话语应更好地参与到社会发展进程中来,和其他话语展开对话,在新时代下不断向前发展。

张莉谈到,在现实主义创作中,作家可以写“个我”,但同时要抵达“公我”,写出一代人、一群人的心之所愿和心之所向。宁肯在分享自己的创作体会时表示,现实主义创作的精髓就是要如实反映生活,提炼典型元素。今天中国的现实已发生了深刻变化,我们不能仅用一种方法来面对我们的现实。

改革开放与北京文学中的典型人物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文学中曾涌现出许多典型人物形象,他们为新时代北京文学的发展贡献了新力量。刘大先表示,任何一部文学史的书写,都是靠各种人物形象串起来的。作家要穿透日常的迷雾,在接榫社会问题的过程中形成新人的典型形象,在形象中透视出时代的内涵与精神、未来的走向与趋势。石一枫认为,文学典型需要作家的理想和世界观、价值观的观照,这样笔下的文学人物才带有整体性,具有启示性意义。

文珍注意到,北京对于很多作家来说是无法绕开的地理符号,对外地青年永远具有一种魅力。不同人看到的东西和所写人物的痛感、视角都是不太一样的。在岳雯看来,在新的时代,新和旧以一种复杂缠绕的方式纠葛在一起。北京文化赋予典型人物以规定性,所以这些人物某种程度上可能是相似的,或者他们本身就被北京文化所局限着。

新时代 新北京 新写作

徐则臣坚信,新时代对作家来说是个好契机。立足于既有北京的写作和观察,应当放眼到大的时代、大的背景下来观照。周晓枫在谈及自己的感触时比喻说,一个写作者任何时候都生活在公历和农历的双重时间里,公历是真正共享的,农历虽然看起来是隐蔽的,却和天地与内心的情感有着重要的联系。“只有永远珍惜自己那隐秘的农历时间,你的表达才有可能达到诚恳,现实主义的良性关系才能保持你内心的丰盈和笔力的强劲。”

长江认为,作家要脚踏实地,如果不沉下心来真正走到生活之中,就不太敢提笔。无论写什么,第一步都是要先学懂、弄懂。徐剑表示,文学作品中一定要有中国气派,承载这种气派的是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思想底蕴,它犹如一口深邃的人类精神之井、思想之泉,令中国作家淘之不竭、取之不尽。作家必须从最真实的生活出发,深深地淘一口新史诗的世相之井、情感之井、文学之井,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符合时代精神、具有中国气派的优秀作品。

2018-10-22 □本报记者 王 觅 第三届北京文学高峰论坛聚焦 1 1 文艺报 content46716.html 1 改革开放40年北京文学的变化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