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理论与争鸣/新闻

与时代历史相对应的散文创作

□纳 杨

近年来,散文创作一直处于高产状态,主题开掘更加广阔深厚,艺术表现更加多样、丰富。各种类型、各种题材、各种风格的作品,从方方面面满足着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为人们提供着丰饶的精神滋养,同时也培养了人们的阅读审美趣味。越来越普及的网络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也改变着人们的阅读和写作方式。散文是最具包容性和艺术创新能力的,近10年来逐渐出现了一些新鲜的文本,特别是一些思想随笔、跨文体作品、游记等,这些本已存在的散文类型,近年来呈现出许多新鲜的文本。

2017年亚马逊年度阅读盛典评选出的10位新锐作家中,王晓磊的《六神磊磊读唐诗》、二混子的《半小时漫画中国史》两部可以看作文学作品,但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学作品。和其他上榜作家作品一样,这两部作品也都是通过知乎、精进等付费阅读平台或在社交平台发表后,拥有一批忠实的读者,才结集出版的图书,且同时出版纸书和电子书两种介质。它们可以代表一类作品,这类作品尽管内容可能千差万别,艺术水准不一,但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明显的个性标签,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对历史、对现实非常个人化的思考,并因此获得相似认知的读者的追读,形成粉丝圈。

一些表达个人对现实世界的见解和态度的作品也比较受读者欢迎。这些作品往往从作者个人角度入手,写个人遭际、个人的感悟或领悟、对一些具体事件的看法,却在某种程度上契合了当下人们的苦恼与欢乐,或者恰到好处地撩拨起人们心中那一根柔软的心弦,带给人们慰藉和启迪,因此获得读者的广泛认同。亚马逊中国2013年度最畅销图书排行榜上,第一名柴静的《看见》,前十名中的韩寒的《我所理解的生活》、张小娴的《谢谢你离开我》、十二的《不畏将来 不念过去》正是这一现象的最好注解。而分析这些热度高的作品,还可以从侧面反映出一段时间内社会发展热点和人们的精神状况,这是很有趣的研究。2015年杨庆祥的《80后怎么办》在各个年龄层读者中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作者是一位年轻学者,一方面有着现代思维方式,一方面又有着传统理论学养,使得这部书较好地结合了感性和理性,能够给读者提供多重阅读体验。而这部书出版的时间恰好是1980年出生的人35岁,大部分80年代出生的人正奋斗在各行各业的时候,也可以说是80年代出生的人正走上历史舞台的时候,这部书的出版给了人们一些实在的经验和数据,也给了一些来自“80后”内部的声音。这些综合因素的作用,使得这部作品几乎成为当年度的“话题图书”。

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的一个直接影响是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家门、国门,工作、旅游、游学、淘金、移民,多种途径,再加上网络的作用,让中国人与世界的接触越来越多。在这种背景下产生了一些与前不同的游记作品。这些作品大多是行走者边走边写,加进一些地理历史风俗人文的内容,融入个人真实体验,让读者乐于跟随作者的文字,来一场心灵之旅。比如2017年新浪好书榜月榜上榜作品,蒋方舟的《东京一年》,记录下旅居东京的时间里,用心观察、体会日本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的见闻与生活感悟。还有同样上榜2017年新浪好书榜的熊培云的《慈悲与玫瑰》、卫毅的非虚构作品集《寻找桃花源》、袁凌的非虚构作品集《青苔不会消失》等。这些作品构建在作者的行走阅历、阅读和思考之上,忠实于作者的个人感受,把作者的情感投射到所书写的对象上,与他们同呼吸、共起伏,从而能够带领读者走进书写对象的生活,乃至生命,大大增加了读者的获得感,因此非常受读者欢迎。

即便是传统散文,也呈现出一些新的变化。李敬泽的系列文化散文就被认为是自创一派的“新散文”。一边是其中深刻的文化印记,一边是作者新鲜的个性化解读,让读者既着迷又困惑,也让散文理论评论感到为难,倒是在一些与传统文学评论迥异的书评人那里得到了某种相通的解读。

这些散文中的“新面孔”以其强大的阅读面,已经深刻地影响到了传统散文的写作。翻看近年来的各类文学期刊,几乎所有期刊都在开辟这些类型作品的版面,可以说,散文界已经关注到了这股写作的潮流,希望在传统散文与新散文之间寻找可相通或对话的点,通过发表、评论表达对这类写作的态度。

在散文的新变蓬勃发展的同时,散文创作中个人的价值和意义被重新估量和发现。随着中国梦的提出,个人与国家被紧紧联系在一起,个人的奋斗被鼓舞,个人的成功被赞扬,个人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和理解。散文创作也呈现出两个比较明显的写作路径,一是保持了传统写作特质的文化视角写作。这类作品有着文化散文的气度和格局,有着丰厚的知识储备和文化底蕴,是作家思考的结晶,承载着文学的教化功能。另一个方向则是平民视角写作,以普通人的心态和视角来看社会、看人生,写感悟、写情绪。这类作品更加突出个人,代入感强烈,容易引起共鸣。

塞壬的《耻》写生活中多次遭遇飞车抢劫而留下的伤疤,这伤疤无言地记录着人生的艰难,然而内心的耻辱感比外在的创伤对人造成的伤害更深。《悲迓》则写出了民间戏曲在现代城市中无法容身的无奈境遇。邝美艳的《我们都是鱼儿》写深圳打工族的日常生活,却能让我们看到中国经济腾飞的基础正是他们的辛苦工作与付出。蔡崇达的《皮囊》用拉家常式的语言记述自己眼中的外婆的母亲——我的阿太。作者用朴实中透着调皮的语调讲述阿太的“事迹”和处世道理。在作者的讲述中,我们不仅被亲情感动,更被99岁老人的人生智慧所触动。王东旭的《母亲的房子》中,房子已然成了母亲追求人生价值和尊严的象征,也是儿子理解父辈的一条线索。李颖的《虚幻的鱼骨》更是让我们看到一个人可以忍受家人的不满和放弃,可以忽略基本的物质条件,只为了保护自己的尊严。王小妮的《上课记》把笔对准自己的学生,体会他们的喜好与苦恼,记录他们的彷徨与躁动,发现他们青涩思考中的光芒和力量,呈现出一个纯直与复杂并存的青年自我成长的心灵世界。评论家南帆除了写《饥饿惯性》这样富有哲思和历史感的作品,也写自家养的小狗。《到来一只狗》写自家养的一只小狗,最初被迫相处,一年以后竟有了亲人般的精神联系。温亚军的《那个度日如年的初夏》讲述女儿高考前全家人的各种表现。罗伟章的《发现你自己——写给儿子的信》则是父亲与在上大学的儿子的一次推心置腹的笔谈。

还有一类作品非常抢眼,作家以思想和笔为手术刀,大胆地剖析自己的灵魂,为了解自身的精神世界提供一条通道。在这样的写作里,作家可以释放困惑,寻求平静,也可以自我发现,自我认识。这类作品动人的地方在于解剖自我的勇气,难点则在于感情释放的“度”。感情过浓,可能导致叙述的跳跃,让读者跟不上情绪的节奏;感情过淡,则不够深入透彻,让人感觉欲语还休。

彭学明的《娘》写在母亲去世后,通过一段段回忆连缀成母亲的故事,特别是幡然醒悟母亲对自己的疼爱、保护以及无力保护的无奈与无助。那种深入骨髓的疼痛和忏悔,让人动容。周晓枫的散文也是极具个人魅力的。一篇《独唱》用深刻而大胆的自我剖析,完成了对嫉妒这一女性隐秘心理的透彻表述,其独特的审美体验,读来大为畅快,同时也让人心有余悸,吸引人们不自觉地去对比、审视自己。《盛年》则把生命、死亡这一古老的命题讲出了与前不同的新意,为我们打开了另一扇窗看世界。她的《有如候鸟》被认为是具有冲击力的文字,读后让人意犹未尽。

这些作品中的人,没有惊天动地的成就或事业,也没有感天动地的壮举,只是一个个普普通通的人。而正是他们构成了今天的中国,书写他们,阅读他们,可以感受到当下中国人的情感和思维方式,因此,阅读这些作品也就成为了解今日中国最好的途径。

2018-11-21 □纳 杨 1 1 文艺报 content47118.html 1 与时代历史相对应的散文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