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书香中国

以生动之笔把时代之脉

——评简平《权力清单:三十六条》 □谭旭东 陈婵娟

报告文学被称之为文艺轻骑兵,因为报告文学能够及时抓住典型的人与事,展示作家家国情怀,谱写时代主旋律。简平的长篇报告文学《权力清单:三十六条》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后,立刻引起了读者和各界的关注。

《宁海县村级权力清单三十六条》(以下简称《三十六条》)是一项在乡村推行小微权力清单,以制度来制约权力、保障民主的制度创新实践,于2014年开始在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实施。简平极其敏锐地认识到《三十六条》的非凡意义,于是,他从2016年初春开始,深入宁海乡村进行实地调研与考察,他看到并记录了这份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在宁海乡村所产生的重大影响。2017年,《宁波市推进农村“小微权力”清单制度》被列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改革情况交流通报,彰显了这项工作的示范性意义;2018年,这项工作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在全国农村推行小微权力清单制度。《三十六条》彻底打通了中国基层社会权力运行的“最后一公里”,解决了长期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实践中的难题,让廉政和民主在乡村落到实处,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复制性,为中国社会基层民主政治提供了宝贵的理想样本。

为了真实反映这一具有时代意义的制度创新实践,简平用一年半的时间扎根于宁海县各个乡村进行田野调查,后来在写作的半年时间里继续做着各种采访,并多次返回宁海进行调查,最后写成了这部长篇报告文学。细读该书,可以感受到作家以饱满的热情,细腻的笔触,真实而生动地书写了宁海乡村在全国首创并积极推进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过程中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呈现了中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之路上一项伟大的实践。

虽然这是一部以农村、政治、反腐、民主等为关键词的报告文学,但并没有落入浮夸、空泛的窠臼,每一章的主体都是一个或几个真实的故事,围绕《三十六条》的推行而展开,适当穿插作者的感想,既充满民主发展的昂扬希望,又透露出浓浓的乡土人情味。《权力清单:三十六条》的主要内容分七章,开篇引言对《三十六条》的内容和实践成果进行了说明,随后叙述了自己在宁海乡村的所见所闻,展开了这部以《三十六条》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实录,讨论了村干部与普通村民的关系、基层权力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之道:

第一、小官大权与小官巨贪的问题。村干部在行使权力时无视村民的利益和意见,决策时自说自话,一手遮天,利用公共事务管理权谋取私利,甚至出现“巨贪”现象,这类村干部是缺乏制度制约和监督而滋生的“苍蝇”,和高位巨贪的“老虎”一样亟需整治。

第二、权力制约,大道至简。权力只有得到监督和制约才能从源头解决腐败问题,制度条例简约易懂才能使村干部更好地行使权力,使村民更好地监督权力。《三十六条》使村级权力的运行有了清晰的依据,这样才能填平国家政策、作为执行者的村干部以及村民群众之间的信息鸿沟,打通政策下村的“最后一公里”。

第三、村干部与村民的关系。村干部滥用职权使村民在麻木绝望的同时作出长期的隐形抵制,对立的干群关系使村民的权益得不到保障,村干部也难以实施项目,唯有将村干部“为民做主”变成村民“当家做主”,才能解决干群矛盾,真正落实民主,建设健康的乡村政治生态。

第四、民主需要在实践中学习。中国是个多会的国度,召开会议是为了集结众人的智慧来解决问题、计划未来,但是,很多人却在会议上习惯性不提出质疑和建议,导致会议往往变成了领导者的一言堂。但现在中国的农民开始研究如何召开会议了,不但各抒己见,还为推进会议的效率而立规,可见民主的发展是个不断学习的过程。

第五、以人民群众为中心。为人民群众谋福祉是《三十六条》的出发点,也是社会治理的价值取向和根本目标。“民主”不是一句空口号,只有通过规则来公正处事,通过正义来凝聚人心,才能真正提高民主程度,促进中国社会的繁荣发展。

可以说,《权力清单:三十六条》不只是一个微观政治的描述,更是作家对民主之光的及时捕捉,字里行间蕴含着深广的现实主义情怀。

简平是一位关心民生疾苦、有着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作家,他深入宁海当地,与村民、村干部朝夕相处,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感受这份权力清单给他们的精神面貌带来的重大变化。作家以赤子之心和热忱情怀记录了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呈现出《三十六条》在农村的实践及其带来的改变和影响,反映了宁海县乡村政治体制改革、民主法治建设、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美好愿望的伟大举措,是一部具有特殊意义和价值的重大现实题材作品。

从非虚构写作的角度看,《权力清单:三十六条》不但是一部优秀的调查实录,还是一部出色的文学作品。与我们印象中枯燥严肃的报告文学不同,这本书的字句间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人情味,语言生动,笔触细腻,大山、村庄、果林等乡村景象跃然纸上,人物形象尤其饱满立体。在这本书中,我们能看到刚正不阿的老党员、居心叵测的村干部、充满戏剧色彩的村民女代表等,村民们由“听天由命”的老实人变成了主动维权、积极监督的当家人,原本想要一手遮天的村干部在制度的制约和监督下变成了踏踏实实为大家办事的管理者。书中所有的人物形象和语言描写都真实可信,饱满自然,因为他们不是作者虚构的人物,而是他真真切切见过的、在制度建设中变化了的人。

除此之外,书中对乡村干群关系的描绘也令人印象深刻。长期以来,中国农村的干群关系不太和谐,甚至处于紧张乃至对峙的状态。在“天高皇帝远”的乡村,村干部虽然是小官,但承担着落实国家政策的责任,拥有管理公共事务的权力,对村民来说是手握重权的大官。由于村民的文化程度和民主意识不高,对于村干部一言决策和以权谋私的现象习以为常,这种麻木的状态使得一些村干部在行使权力时更加肆无忌惮,从而加深了“无官不贪”、“官为民敌”的民众印象,加深了干群矛盾和社会矛盾。究其根源,官员的权力没有得到合理的制约和监督,自身没有把握好行使权力的尺度,民众也没有监督官员的切实依据。《三十六条》用制度对村干部权力的运行进行监督和制约,简单明了却又面面俱到,让村干部不得不合理地运用权力,让村民能大胆地行使自己的权力,使人民群众拥有了空前的尊严和满足感。

中国在上个世纪初才结束了长达2000年的封建制度,“民主”和“法制”的口号虽然在100年前即已提出,但真正的“人民当家做主”才起步不久,任重而道远,需要人们的共同努力。很多人对贪污腐败、民主缺失的社会现状感到失望,而《三十六条》犹如一道阳光,劈开了沉郁的阴云,让人们看到了民主与依法治国的力量和希望。或许这道阳光还比较微弱,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随着《三十六条》的推广普及,随着国家和民众为实现政治民主、依法治国而做出不断的努力,人民当家做主终会在中国的每个角落实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定地反腐倡廉,建设民主政治,因此,简平的《权力清单:三十六条》的创作和出版,不但显示了作家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也昭示着新时代乡村建设必将迎来美好的前景。

(《权力清单:三十六条》,简平著,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2019-01-11 ——评简平《权力清单:三十六条》 □谭旭东 陈婵娟 1 1 文艺报 content47886.html 1 以生动之笔把时代之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