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书香中国

新书品荐

《神州:历史眼光下的中国地理》,【美】段义孚著,赵世玲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2月出版

近年不少文学期刊和新媒体平台都纷纷开辟“人文地理”一类的栏目,用专设的篇幅和图文并貌的编排形式,为描摹人与自然关系的非虚构类作品,提供充足的发表机会。这并不是文学写作和文学媒介在越界行动,而是文学从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这三重维度来观照和展现世界的古老传统,响应着新的时代条件,发生了新变化的表现。长期流落在其他两个维度旁侧的人与自然这一文学书写维度,终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自如延展空间。但实际上,在文学界以外,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所进行的探察和叙述,早已发展成了现代科学体系里的一个专业分支,而且它的通称恰好也就是“人文地理”。在国内开拓人文地理研究的张其昀、胡焕庸等前辈之后,海外华裔学者中在推进西方人文地理研究方面做出突出成就的,要首推《神州》这本书的作者段义孚。

段义孚1930年生于天津,少年时期就随担任外交官的父亲,举家出国,辗转旅居澳大利亚、菲律宾和英国。1950年代在英国牛津大学读完本科和硕士,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地理学博士学位。之后定居美国,陆续任教于印第安那大学、芝加哥大学、新墨西哥大学、多伦多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和威斯康星大学。自1974年出版《恋地情结》开始,段义孚倡行的“系统的人本主义地理学”研究,与熔科学精神与诗意文笔于一炉的写作,在西方地理学界引起广泛关注。随后他在这一领域取得的一系列学术成果,把现代地理学所依托的空间科学、量化运算和逻辑实证的方法体系和价值根基,重新引向了人文和人本的维度,人与地貌、空间和景观等生存环境要素的关系,以及人在这种关系中的主体意义,都获得了全新的定义和深入的阐释。由此,人文地理这门学问开始重振生机,以涵盖和升腾于新兴应用科学和悠久人文传统之上的新高度和新气派,在社会发展的前沿加速释放活力。

《神州:历史眼光下的中国地理》这本书原以英文写于1968年,出版于1970年,是作者展示他学术创识的成名作《恋地情结》面世之前的劳动成果,也是通往《恋地情结》那段学思历程的一个特殊片段的记录。依作者在中文版序中的追述,他写这本书的初衷,在情感上是“要向故土致献敬意”,在理性上是“想写一本不落窠臼的区域地理书”。而所谓“不落窠臼”,就是要克服把自然地貌和人文景观割裂开来的陈规陋习,把自然和人文历史联系起来,以致更进一步,将经济、社会和文学、艺术都贯通起来。这样的写作立意,实际上已经清晰地显现出了后来在《恋地情结》中彰显得愈加分明的人本主义地理学思想。

全书四个部分,主题依次为“自然和人的作用”“中国古代的景观和生活”“中华帝国时期的景观和生活”“近现代中国的传统与变化”,按照概论加顺时分期的述史方式,对上古、秦朝至明清以及近现代各历史时期中国地理与社会人文条件的交相影响状况,都做了畅达深切的梳理和剖析。除第四部分最后一章关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的内容,是北大城市与环境学院唐晓峰教授补写的,前面8章都译自段义孚先生原著,行文立论的处处细节都确实体现着不违初衷的诚恳和精心。译笔的优雅洗练和图文编排的刻意求工,更为这部经典之作的中译本平添了几许历久弥新的光彩。

《在虚构与现实之间:20世纪初期的文学、现代主义和民主》,【法】魏简著,杨彩杰、杜卿、包世一译,人民日报出版社2019年1月出版

现任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中国研究中心教授的魏简(Sebastian Veg),是法国汉学界的新生代人物,在法国出版过3部鲁迅小说的法语译本。他的多篇研究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和文艺现象的论文,近年也曾译成汉语发表在中国的文学研究专业书刊上。这本中文版达400多页(正文339页、附录年表和参考书目及索引近100页)的厚重之作《在虚构与现实之间》,译自他的第一部学术专著。作者在书后“致谢”语中自陈:“本书乃多年研究的成果,始于我2004年在普罗旺斯大学答辩的博士论文。”

恰如书名副题“20世纪初期的文学、现代主义和民主”与法语原版的书名主题“Fictions du pouvoir chinois”(意为“中国权力之虚构”)所称,20世纪初期的中国、文学、权力以及现代主义和民主这几个内涵和外延上都明显属于不同层面、不同范畴的对象,在书中被关联成了一个整体。而之所以能够如此,皆因作者以“虚构只有在它引起了读者的信任这个条件下才能发生作用”为前提,把虚构认定为权力和文学都同样依赖的一种叙述形态:“虚构和权力两者是从实用的角度来运用语言,两者之间其实是一种历史的亲属关系,甚至是一个互相交缠的谱系。”这么一来,权力和文学也就成了在虚构的平台上既并存又竞争、既相依又相歧的伙伴加对手式的恩怨组合。

而书中对于“中国”和“文学”的把握,也与寻常的国别文学或比较文学研究的理路完全不同。维克多·谢阁兰的《勒内·莱斯》、弗兰茨·卡夫卡的《中国长城修造时》、贝托尔特·布莱希特的《四川好人》,以及鲁迅的《阿Q正传》、老舍的《茶馆》这些或诞生在20世纪初期、或映照着20世纪初期中国社会现实的作品,跨越法语、德语和汉语多重语言和思想、文化的疆界,牵连着各位作家与此相关的其他作品,汇聚到了《在虚构与现实之间》的论述视野内。无论是上述三位欧洲作家瞄准中国语境或借用中国题材所进行的满溢着“异国情调”的创作,还是鲁迅和老舍似乎立于时代主潮之外的视角来审视近代中国革命和社会状况的小说或戏剧,对于欧洲和中国各自固有的那种自我绝对化和中心化的虚构传统,都作了深沉有力的质疑、反思和批判。对此,《在虚构与现实之间》以大量的篇幅给予了绵密的文本分析和雄辩的论证。一些具体观点或有见仁见智可以商榷之处。在虚构的观念认识和文学文本的解读方法上表现出的新意,却很值得关注、镜鉴。

2019-04-15 1 1 文艺报 content49154.html 1 新书品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