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世纪美术

守正出新 循真至性

——王振勋书法印象 □赵炳鑫

王振勋是哲学教授,其书法乃几十年操觚之功,布局精严,章法讲究,古拙峬峭,自然秀润,法古而出新,从字里行间流逸出的是浓厚的文化气息和思辨的哲学意味。但他为人低调,不事张扬,把书法作为自己修为的本事和养性的道法,让人油然而生敬意。

元朝赵孟頫在《兰亭序》提跋中讲到“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右军字势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这段话实质上是在确立优秀书法的标准,结合中国书法艺术的历史传统,我以为好的书法作品应该包含四个方面的要求,即书法的用笔、结体、章法和意蕴。运笔即笔法。书法是线条的艺术,这就决定了一个书家在书写时运笔的轻重、快慢、偏正、曲直等方法的重要性。结体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结构。结体的关键是要处理好“重心平衡”“突出主笔”和“中宫紧缩”等问题。康有为以为,汉字尚形,书法又是“形学”,故结体也是非常重要的。章法则要求书写者在运笔时必须处理好“字中之布白、逐字之布白、行间之布白”,使“点画与点画之间顾盼呼应,字与字之间随势而安,行与行之间递相映带”,如是自能神完气畅,精妙和谐,产生“字里金生,行间玉润”的效果。当然,前三个方面主要立足于书法的技法要求,而第四个方面,即意蕴,在赵孟頫看来所谓的“俊逸之气”,则是对书法家文化修为的要求了,那是一时半会学不来的。这应该是书法家安身立命的根本。我以为,历代书法大家之所以能达到那样的高度,与自身的文化修为和灵魂的独立表达是分不开的。如晋王羲之《兰亭集序》、唐颜鲁公《祭侄文稿》、宋苏东坡《黄州寒食帖》……细品这些书作,不仅被书法作品的美学意蕴所感染,同时更被其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所感染,书者丰富的精神世界和观照现实的人文情怀跃然纸上。在这样一幅作品背后,让我们感受到了艺术与现实之间形成的巨大张力,听到了一个思想者灵魂的吟唱,让我们读懂了一个时代社会现实和政治文化生态。这些率性灵动的书法作品,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优秀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和思想言说。

而在当下这个时代,人们要面对太多的喧闹与纷扰。如何拒绝各种诱惑,是摆在艺术家面前一道严肃的命题。有许多人假书法艺术之名,行追名逐利之实。于是,现在的书法圈出现了诸多乱象,也间接地证明了南帆所说的一个基本事实:相当多的人并未进入这一门古老的艺术,所谓“知达其源者少,暗于理者多”。

王振勋从来拒炒作于门外,拒参展、拒题墨、拒评奖。他数十年来沉心静气,无为而治,筚路蓝缕,醉心翰墨,涵养了孤高自许、泰然自若、不事张扬、沉静大气的笔墨功力,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书体风格,得到业界广泛好评。他的书法艺术所达到的高度,除了不为名利所惑外,还得益于自身的天分、功力和学养。从其40余年的书法习研来看,这三方面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他的悟性很好,天赋颇高,幼承家学,经史子集广泛涉猎,加之长期修炼书法内功,形成了过人的艺术直觉。因此,他在创作时可以“无间心手”“忘怀楷则”,可以“羲献而无失”“违钟张而尚工”。这不单是勤奋所能达到的,天分和悟性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中国书法讲求传承,遵古而出新是书法长盛不衰的根本。因此,临摹经典碑帖是书法研习必须经历的过程,这也是书法功力修炼的不二选择。王振勋也不例外。他从二王书法入手,遍临历代法书真迹,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在古典书法作品中,他最为欣赏的是米芾的书法,对此他爱不释手、几近痴迷。米芾的书法,善于在行笔过程中追求体势之变化,以体势骏迈取胜。在书写过程中随遇而变,独出机巧,在变化中达到风格的统一。王振勋在习研的过程中,细心体察米体的“稳不俗、险不怪、老不枯、润不肥”,特别是米体侧倾的体势,欲左先右,欲扬先抑,天真自然,绝不矫揉造作。他认真观摩其一笔一画,细心琢磨米体书法细节的完美和整体的气韵,从中颖悟米芾书法的独到之处。在他看来,米芾的书法自有一种险峻之美,有一种跌宕跳跃的风姿和骏快飞扬的神气,在章法上把宋尚意趣的审美发挥到了极致。对此,他“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他在长期坚持临摹历代书法大家作品的基础上,重点研习米芾作品,把研习感悟的心得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之中,形成了鲜明的书风。观他书写的《滕王阁诗》,既有二王的潇洒飘逸和风流,又得米芾之神韵,还有自己的创新。他在结字上不拘一格,时而内紧外松,时而内松外紧,将一介狂狷书生王勃的桀骜不驯展现在了宣纸上,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王振勋在以古人为师、临习历代名家法帖之外,把提升自己的审美修养作为其毕生的功业。他遍阅中外典籍,饱读诗书,博学勤思,不断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传统积淀广博深厚。作为哲学教授,他比一般习学者能更深刻地理解和体会书法的精妙之处。他以为,好的书法家除了学习古人书艺之外,还应该师法自然,以天地造化为师,因为天地万物都是书法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源泉。只要有心,随处留意,用心品味,潜心研习,不愁学不到书法的精髓,创作不出优秀的书法作品。

王振勋对书法艺术有他自己的独特理解。在他看来,超越手艺人并不等于成名成家,必须要有一定的文化价值理念,这才是区别艺人、匠人和艺术家的主要标志。书法是心灵的外化,是心意的抒发和表达,修炼技法固然重要,但内在文化素养的修为更为重要。王振勋的书法作品率性自然,使转灵动,虚实相生,气蕴天成,既是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反向建构,也是对当下书法文化的修正和颠覆。他的书法艺术追求让我们体悟到许多值得学习的东西。学无止境,艺贵求恒,愿王振勋对书法审美本意的追寻和对自身书风的理性自觉再上层楼,不断实践他“得大自在”的自我超越和书道追寻。

2019-05-24 ——王振勋书法印象 □赵炳鑫 1 1 文艺报 content49685.html 1 守正出新 循真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