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书香中国

在故乡的目光中澡雪着世俗的灵魂

□何俊锋

说实话,柞水作家徐祯霞和我并不是很熟,仅在商洛的文学活动上有过一面之缘,但我却通过她的散文作品记住了她的名字。徐祯霞全凭着手里的那支笔,那些真诚唯美充溢着真善美而又回荡着乡情意趣的文字,以及那个从小就埋藏在她心底的文学梦想,成功地从乡野田间走了出来,成为了一名作家,她是在故乡的目光中澡雪着世俗的灵魂。

评论家季红真说过,一个在乡土社会度过少年时代的作家,是很难不以乡土社会作为审视世界的基本视角的。我赏读了徐祯霞多部散文作品,她的作品大多数都是写商洛、写柞水的乡土意趣和山水风物以及人文风情,或轻描淡写,或浓墨重抹,或慷慨激昂,或意兴风发,文中情景交融,理趣相映,将故乡那些司空见惯、耳熟能详的家园情愫凝于笔端,化为心头的一股清流,绵绵不绝。徐祯霞的文字细腻饱满、质朴流畅、清新自然而不做作,朴素精准而不浮华,字里行间充溢着“浓得化解不开”的故乡情结。读这些散文,如同品尝了一桌地道纯正的陕南十三花,又如喝了一壶地道的纯粮酿造的“包谷酒”,令人酣畅淋漓、回味无穷。

散文是一种最贴近生命和人性的文体,它的魅力或优势,即在于以率真和真情打动读者,以自然平易、清淡无华、近似本色的真诚文字感染读者,从一人、一物、一事的叙写中,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地去体味生活的真善美,领略自得之趣和人生的真谛。徐祯霞的散文自然平易,她的语言不温不火、不扭扭捏捏,行文顺着思路和语气一气呵成,该土就土、该野就野、该雅就雅,其具有商洛柞水地域特色的语言呈现出诙谐、风趣、轻俏的特点。在徐祯霞的散文作品中,常常会读到这样一些意象:老街、小河、木桥、村落、故园、月光、野果、中药材、荷花、老玉米、山核桃、毛栗子、柴火、炉火……这些大山所特有的意象为徐祯霞的乡土散文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广阔的视野和思维空间,也成为她散文的一道独特风景。

徐祯霞对生活的感知是多方面的,她的内心情感也是丰富多彩的,因之,她的散文题材广阔多样,她把诗意的触角伸向商洛柞水,感受来自生活深处广博的信息,当她捕捉到灵感的火花,熔铸为唯美的散文语言时,她的情感指向总是积极向上的。其间积蓄着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和向往。所以,她总能发现事物中的诗意,常常会把自己融入眼前的景象,和山水风物展开亲切的对话。正是和自然景象无限的亲和力,使她能够从容自如地挖掘出蕴涵于万事万物中的诗意和哲理,同时亮出自己灵魂的色彩,而正是这一切增加了她的散文的韵味和独特内涵,也使这些托物言志的散文,充满了乡情和诗意。

徐祯霞能从生活细节中提炼出诗意,从平凡的事物里挖掘出哲理。例如,她写故乡的《棣花之荷》《寻访上里》《炉火里的冬天》《遗落在尘世中的漆桥》《山中的月光》《一缕梅香入梦来》《河水流过村庄》等文中,都能感受到生命的律动,情感的勃发,思想的凝聚,诗意的浓缩,这使她的作品有了一定的厚度、力度和高度。这些文字确如一缕清新、温暖的阳光,透过重重青山绿水携着秦岭的自然风物款款而来,以坚韧与昂扬,圣洁与美好,向人们不断展示着生活的美好与诗意,让人充满对美的向往和追逐。

2019-11-11 □何俊锋 1 1 文艺报 content52141.html 1 在故乡的目光中澡雪着世俗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