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疫情期间,孩子们一方面通过网络听课学习,一方面拥有了更多自主支配的时间,给孩子们看什么的问题显得尤为迫在眉睫。优秀的儿童影视作品具有寓教于乐的功能,有助于儿童学会与人沟通、了解社会、战胜困难、走出逆境,为儿童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提供保障。
优秀动画片从不只是陪伴孩子们走一程,而是伴一生,能够为孩子留下深刻而长久的感动与回味。当下热播的《熊猫和小鼹鼠》《超级飞侠》《巴啦啦小魔仙》《蔬果小镇》《可乐狗》等国产动画系列基本集中于奇幻、魔幻、神话、童话等幻想领域,融合冒险、喜剧、励志等元素,主要目标受众是4-10岁左右的低龄儿童。低龄动画并不意味着技术粗糙,更不等同于用空洞的炫目形式吸引儿童观看,有的为低龄儿童所制作的动画片中甚至出现了暴力倾向及不正确的价值引导,例如《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等动画片在获得儿童喜爱的同时也遭受到伦理价值方面的质疑。
天马行空的艺术想象并非是空穴来风、无中生有,它需要动画制作者明辨是非、通晓道理,用深入浅出的方式为少年儿童平衡好童真与作品思想价值之间的关系。为低龄儿童所拍摄的动画片每集时间不宜过长。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曾经创作出诸多经典动画片,其中《南郭先生》《三个和尚》《骄傲的将军》《雪孩子》等多数动画时长在20分钟左右,短小精悍的故事中,有的对勤劳、勇敢、善良、团结等高尚行为品德给予温暖回应,有的选择用幽默的方式,对滥竽充数、骄傲自满、自私自利予以讽刺。这些作品从民族传说、神话及小说中获取素材与灵感,成为几代中国人童年的美好回忆。
虽然现在许多中国动画风格比较偏向日本动漫,殊不知几十年前,中国动画片曾一度名列世界前茅。回首中国动画的发展道路,早期中国动画艺术家本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理念,坚持民族性艺术的转化与探索,取得了诸多成绩,特别是以万籁鸣、万古蟾为代表的万氏兄弟,开创了为世人瞩目的“中国学派”,可谓撑起了中国动画的一片天。20世纪50年代中期,“探民族形式之路,敲喜剧风格之门”不仅在当时国产动画业界形成共识与自觉追求,甚至在相当长时间里成为国产动画电影的主要创作思想。《大闹天宫》便是这种创作思想下的集大成之作,它对民族艺术进行了综合性创新应用,凸显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体现了对中国传统美学与诗意文化的追求,不仅融汇传统壁画、水墨、年画、京剧脸谱等艺术样式,也借鉴了京剧舞台表演艺术,并结合富有韵律的传统戏曲音乐烘托故事气氛。
近年来,随着《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等现象级动画作品的出现,再度验证了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动画电影中张弛有度的节奏感、空灵自如的意境、舒缓雅致的音乐、富有想象力的传统文化符码等,无疑为同时代电视动画片创作提供了启示。此外,在这一特殊时期,主流媒体平台可以开辟经典动画栏目,滚动播放具有中国精神、民族特色的优秀动画片,以涵养儿童的观赏趣味。
以文化或现实生活为切入点的儿童栏目,进一步增进了儿童对于现实生活的认知。央视少儿频道推出了一系列优秀儿童栏目,如《大风车》《快乐大巴》《智力快车》《英雄出少年》《智慧树》《芝麻开门》等。地方电视台制作的儿童栏目也各具特色,其中山东卫视的《国学小名士》、北京卫视的《了不起的长城》等都广受好评。此外还有依托历史文化、地域民俗等资源的儿童游学类节目,如央视少儿频道的《非常游学团》《赢在博物馆》,四川电视台科教频道的《行知课堂》等游学类节目。
其中,央视少儿频道推出的《赢在博物馆》依托中国丰富的博物馆文化资源,游中学、学中游,带领孩子们走进历史,让文化资源活起来,激发了广大少年儿童对于文物的兴趣和热情。近期播出的《赢在博物馆》第三季节目带领观众走进山东、内蒙古、浙江、云南四省博物馆,跨越祖国大江南北、东部西部,领略不同地域历史文化,深入体验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价值。央视少儿频道的家庭教育类节目《小鬼当家》通过情境化、生活纪实等形式深入当下家庭生活,涉及理财、沟通、教育等亲子话题,视角平和、冷静直观、贴近生活、角度全面,从城市到乡村,讲述了一则则普通家庭平凡而动人的故事,并通过家长与孩子角色互换的尝试,引发家庭教育深层次思考,进一步加强了代际关系的沟通。这类节目知识性与趣味性俱佳,真正发挥了少儿节目寓教于乐的作用。
呼唤真人儿童剧回归荧屏,以精品之作提振儿童剧整体质量及发展信心。据丹麦专家调查统计,经常看儿童剧的孩子会比不看儿童剧的孩子更加活泼、开朗、善于交际。作为电视剧生产大国,我国每年创作的优秀电视剧作品并不少,但其中多数并不适合儿童观看,过长的篇幅、复杂的人物关系以及深厚的历史背景等,都成为儿童观剧的障碍。同时,一些作品中过多的情感戏、消费主义价值观等,会给儿童带来对现实与虚拟的误判,甚至催化儿童早熟。
目前,真人儿童剧产量不断萎缩,荧屏鲜见,发展前景堪忧,加大创作与电视台采购力度是为正解。细数优秀真人儿童剧创作,还止步于数年前的《家有儿女》《快乐星球》《淘气包马小跳》等作品。其中,《家有儿女》不仅收获了孩子们的喜爱,更实现了“全家欢”的重要价值,剧中所讲述的两个离异家庭结合后发生在父母和三个孩子间的各种有趣故事,不仅对孩子有所裨益,也对父母有所启示。对中国家庭生活浓浓亲情的呈现以及设计符合人物性格的行为语言,是优秀儿童剧创作的关键。
儿童电影愈发体现出对儿童精神世界的真正尊重。中国儿童电影走过了百年历程,从20世纪20年代的《顽童》《孤儿救祖记》开始,至今已创作了500部左右儿童电影作品。百年中国儿童电影经历了由关注社会问题的宏大叙事,到更加关注儿童心灵成长的个体化书写的转变。新中国成立之后,党和政府始终重视儿童电影创作。《鸡毛信》《红孩子》《小兵张嘎》《闪闪的红星》等构建了儿童电影“革命”叙事模式。20世纪80年代以降,中国儿童电影市场化水平与作品质量同步提升,以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制片厂等主要单位摄制了一系列作品,反映了时代的主流精神追求,注重表现儿童心理情感需求与家庭及社会之间的关系。新世纪以来,儿童电影的发展环境更为复杂,在电影市场化博弈中儿童故事片处于弱势地位。中国儿童电影逆势而上寻找自己新的坐标,尽管儿童电影在创作数量上有所下滑,但在选材、内容、表现手法等方面有了显著进步,既有对于留守儿童、残障儿童等特殊儿童群体的关注,也有对于儿童家庭教育、成长困惑等题材的深度开掘,并在创作观念上愈发体现对儿童精神世界的真正尊重,展现了儿童精神更多的秘密,涌现出了一批可圈可点的优秀儿童故事影片,如《娃娃唱大戏》《扬起你的笑脸》《无声的河》《王首先的夏天》《上学路上》《念书的孩子》《我的影子在奔跑》《米花之味》《旺扎的雨靴》等作品。其中,无论是关注自闭症儿童的电影《我的影子在奔跑》,还是“拥有雨靴、盼望下雨”的儿童电影《旺扎的雨靴》,都是从儿童的视点来结构整个故事;无论是叙述小男孩开开与小狗亲密感情的《念书的孩子》,还是小女孩喃杭与喃湘露友谊的《米花之味》,都深刻表现出缺少家庭之爱的留守儿童不为成人所理解的真实而细腻的心理情感;无论是表现爱唱歌的侗族留守儿童的《天使的声音》,还是踏上雪山探险之旅五个萌娃的《鹰笛·雪莲》,以及遭遇家庭变故新仔的《跑过罗湖桥》,都让观众看到了民族大家庭中少年儿童的梦想、勇敢和担当。
由于中国电影至今并未采用电影分级制,一些标榜为儿童电影的作品中也可能会出现一些不适的场景或画面,因此,看什么影片更需要权威机构、家长老师等进行综合把关。各级少儿频道、电影频道等媒体也可以开辟优秀儿童电影展映时段,并开设儿童电影讲评栏目辅助影视教育。
“看”的问题是媒介教育的重要内容。在视觉媒介产品无处不在的时代,媒介教育要培养儿童形成正确的审美判断力,引导儿童形成高雅健康的审美趣味。抗疫时期,对于宅在家里的家长与孩子来说,是一次家庭媒介素养教育的机会,各级少儿频道可以有意识地提供优质动画片、儿童栏目、儿童电影等资源供儿童选择观看,积极发挥主流媒体在影视教育、媒介素养教育中的优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