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版:新力量

青年写作“编舟记”

在发表渠道呈井喷状态的当下,传统文学期刊依然是青年写作的重要文学空间之一。青年作者、编辑、读者共同参与并赋予这个空间意义,在文学风格、理念、审美等的认同中,构建出属于当代青年写作的想象共同体,创造出作品经典化的可能。各大期刊继承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代群意识”,以“70后”“80后”,直至当下铺天盖地的“90后”及开始崭露头角的“00后”为标签,推出了大量的青年作者与作品。代际标签带来的聚群效应,使围绕不同世代或同一世代内青年写作展开的“同与异”“常与变”的讨论有了归纳与检讨的可能,但也有着无意间忽略鲜活个体经验与少数特异探索的隐忧。同时,伴随着各大期刊不遗余力对青年作家的推介,他者对于该群体先入为主的共性归纳和内在期待,与青年作家本身对期待的回应或忽视,常常成为青年作者的良机与危机。编辑既是与青年作者一同参与期刊文学空间构建的一员,也是青年写作中最直接的他者。青年作家的声音自是这个空间里耀眼的主角,然而怎样的青年声音得以呈现、青年声音以何种方式呈现,则离不开作品背后每个一线编辑的选择与加工。甚至,编辑的审美趣味、风格导向及对文学的理解,也在持续推出青年作家作品的过程中,对参与这个空间建构的青年作者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此回环往复,直至波澜渐起,得以生机勃勃。

故而,编辑在文学一线现场的经历,正是深入观察当前青年写作特征、取向、问题、前景最直接的窗口。要了解当下青年写作的整体水准,探讨其存在的普遍问题,兼及推测未来青年作家的精神面貌,乃至回答青年创作对当代文坛的意义等“大哉问”,事实上绕不开长期接触青年写作具体文本的一线编辑这一视角。本期邀请到《十月》的季亚娅、《青年作家》的卢一萍、《青年文学》的张菁、《钟山》的貟淑红、《花城》的陈崇正、《上海文学》的徐畅等编辑,从文学一线现场的经历来谈谈“青年写作”这一话题。

——主持人 许婉霓

2020-09-23 1 1 文艺报 content56475.html 1 青年写作“编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