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书香中国

“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系列丛书介绍

《太阳出来喜洋洋 》 作者:何炬学 内容简介:该书以“喜洋洋精神”为统帅,从历史、文化、当下脱贫攻坚工作、典型人物事迹角度,较为深入地展示了重庆市脱贫攻坚工作的风貌。 文稿没有就重庆脱贫攻坚的政策、措施、项目等方面,去做正面的书写。也没有正面从组织、领导、部门、行业层面去给予呈现。而是选择了具有突出和典型意义的奋进者、帮扶者为书写主体,从而彰显了重庆人的精神风采。

《爱的礼物》 作者:哲夫 内容简介:中国政府锐意脱贫攻坚,使占地球人口七分之一的大国走出贫穷,这不仅是送给中国贫困人口的一个“爱的礼物”,也是送给世界的一个“爱的礼物”。《爱的礼物》集新闻性、故事性、文学性于一体,以地球人类为大背景,以生态人为全书楔入,通过散点透视手法,择取不同个性,不同生活场景,不同生动故事,不同有趣细节,塑造了众多基层人物,把烟火气的描述提升到哲学层面,弘扬了人类永恒的爱的主题。

《出泥淖记》 作者:任林举 内容简介:脱贫攻坚题材长篇报告文学《出泥淖记》主要以乡镇以下干部、群众以及驻村工作队为书写对象,通过各类曲折、复杂的扶贫故事,反映了扶贫攻坚给农村基层组织带来的冲击和检验,反映了农村经济、政治和人文等方面的问题以及扶贫干部给农村工作带去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气象。以干群关系的改善、党在群众中形象的提升、农村群众观念、思想的全面更新,求证了扶贫攻坚的伟大意义。

《春风已度玉门关》 作者:觉罗康林 内容简介:本书客观、立体、全面讲述新疆扶贫脱贫的故事。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全国大规模开展扶贫开发工作;尼勒克作为国家级县,因地制宜,向贫困农牧民发放扶贫牛扶贫羊的方式,建立长效“造血式”扶贫模式。至2019年,全县七千多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脱贫摘帽。 同一片土地,不同时代,不同故事,一个夺走,一个送上。老百姓心里都有一杆秤。

《耕梦索洛湾》 作者:吴克敬 内容简介:“革命都胜利20多年了,革命老区却依然贫困。”周总理1973年回到延安,深情地这样说,“延安要在三年内改变面貌,五年内粮食产量翻一番。”40多年过去了,周总理的话言犹在耳。而延安人民在党中央大力推行的“脱贫攻坚”战役中,阔步走向小康生活。他们创立的“坮塬苹果、沿黄红枣、河谷川道棚栽、沟道养殖”的扶贫脱困产业模式,取得了非常好的效益。报告文学立足于此,以黄陵县索洛湾村为点,对延安的脱贫攻坚战役,进行一个较深入的挖掘与报道。

《国家温度》 作者:蒋巍 内容简介:作者深入到陕西榆林、新疆和田、贵州铜仁以及上海帮扶的云南等地,宏观、概括地描述脱贫攻坚战给这些地方带来的巨大变化。作者借此书向全国扶贫干部和基层农村干部致以深深的敬意。因为他们的工作不仅仅是让一个个村庄和数以千万计的乡亲们脱贫了,意义更在于未来。他们留下的一行行饱含心血汗水的足印,就是一条条希望之路和梦想之路。因此,他们的无私奉献将被历史永存。

《决战柯坪》 作者:威戎 内容简介:新疆柯坪县,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最西端,封闭在大山深处的狭小盆地之中,是一个路到头,水到头的地方。 该书讲述了国家的脱贫攻坚战使柯坪人民的千年脱贫梦想得以实现。柯坪县委、政府和对口援疆的浙江省湖州市紧紧抓住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和产业扶贫的关键把手,进行了全方位的脱贫攻坚战,湖州市援疆指挥部指挥长在决战决胜脫贫攻坚中牺牲,付出高昂的成本,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两根丝连接一片民族情》 作者:唐晓玲 内容简介:苏州作为经济发达地区,全面落实中央的战略布署,把扶贫攻坚当做一项政治责任和义务,从“输血”到“造血”,精准扶贫,敢于和善于啃最硬的骨头,使少数民族地区贫困村定点定时精准脱贫,让少数民族同胞体会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苏州的两根丝——亨通和华佳,一根是“大国重器”的光纤丝,一根是代表华夏5000年文明的桑蚕丝,两根丝交织,连接一片民族情,绘就一幅中华民族大家庭小康之路我们大家一起走的动人画卷。

《明月照深林》 作者:浦子 内容简介:农村农民脱贫,不仅仅是物质脱贫,更需要文化脱贫,思想脱贫,精神脱贫。中央多次强调要增强农民发展内生动力,而文化精神力量的提升,就是最大的内生动力之一。 这部长篇报告文学以浙江省宁海县艺术家下乡振兴乡村故事作为范例,阐明脱贫工作的指导思想。

《十八洞村的十八个故事》 作者:李迪 内容简介: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湖南湘西十八洞村,面对苗族父老乡亲,第一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战略方针,指导全国打响扶贫攻坚战。沉睡在贫困中的十八洞村,自此蝶变,张开多彩而勤奋的翅膀,飞翔在脱贫奔小康的春风里。作家讲述了十八洞村这六年间,在脱贫奔小康的奋斗中具有代表性的十八个精准扶贫、自强不息的故事。

2020年是决战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人民、对历史的庄严承诺,是中国人创造幸福生活的伟大实践。围绕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作家出版社策划出版了“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系列丛书,该丛书由10部报告文学作品组成,作者队伍集结了全国知名报告文学作家,他们长达数月深入多个省市自治区扶贫点采访,创作出一批深刻反映脱贫攻坚战的文学精品。丛书共包含10部作品: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获得者蒋巍的《国家温度》是一部多声部展现中国扶贫伟业的长篇报告文学,作家先后到陕西榆林、新疆乌鲁木齐和和田、贵州铜仁、上海、黑龙江佳木斯和哈尔滨,采写了大量感人至深的人物故事和扶贫攻坚带来的巨变;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吴克敬的《耕梦索洛湾》以黄陵县索洛湾村为点,对延安的脱贫攻坚战役,进行了较深入的挖掘与报道;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任林举的《出泥淖记》主要以吉林省6个贫困县的乡镇以下干部、群众以及驻村工作队为书写对象,通过各类曲折、复杂的扶贫故事,反映扶贫攻坚给农村基层组织带来的冲击和检验。呈现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扶贫干部给农村工作带去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气象;中国图书奖获得者哲夫的《爱的礼物》写山西省岢岚县这个革命老区的历史沿革、水土风貌及脱贫战斗给这里带来的深刻变化。中国政府锐意脱贫攻坚,使占地球人口七分之一的大国走出贫穷,这不仅是送给中国贫困人口的一个“爱的礼物”,也是送给世界的一个“爱的礼物”;金盾奖获得者李迪的《十八洞村的十八个故事》讲述了湖南湘西十八洞村6年间,在脱贫奔小康的奋斗中具有代表性的18个精准扶贫、自强不息的故事;觉罗康林的《春风已度玉门关》讲述了新疆的尼勒克县因地制宜,建立长效“造血式”扶贫模式而使全县7000多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脱贫摘帽的故事;何炬学的《太阳出来喜洋洋》以“喜洋洋精神”为统帅,从历史、文化、当下脱贫攻坚工作、典型人物事迹角度,较为深入地展示了重庆市脱贫攻坚工作的风貌;唐晓玲的《两根丝连接一片民族情》写了苏州的两个企业——亨通和华佳,全面落实中央的战略布署,把扶贫攻坚当做一项政治责任和义务,讲大局,比贡献,从“输血”到“造血”,精准扶贫,敢于和善于啃最硬的骨头,帮扶少数民族地区贫困村定点定时精准脱贫,促进共同发展和富裕的故事;浦子的《明月照深林》以浙江省宁海县艺术家下乡振兴乡村故事作为范例,阐明了脱贫工作的指导思想;威戎的《决战柯坪》讲述了国家的脱贫攻坚战使深度贫困的新疆柯坪县人民的千年脱贫梦想得以实现的过程。

作家出版社精心打造的这套“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丛书”作为我国决战脱贫攻坚和决胜全面小康的一份重要文学记录,全面、精准、生动地反映我国脱贫攻坚工作的进展与成就,被中宣部列为2020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也是今年作家出版社做好主题出版,关注现实题材,以精品奉献人民的重要举措。

2020-11-02 1 1 文艺报 content56990.html 1 “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系列丛书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