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影视

“在世界之中:中华文明的主体性” 国际论坛在京举行

11月27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主办的“在世界之中:中华文明的主体性”国际论坛在京师学堂举行。本次国际论坛恰逢“第三极文化”理论提出10周年、“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实施10周年、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成立10周年。一系列理论、学术、教学、传播成果在本次论坛期间集中展示。论坛以“在世界之中:中华文明的主体性”为主题,中外学者围绕“第三极文化”的理论建树、当下世界疫情和文明交流对话,以及当代语境下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等议题展开讨论。论坛以线下、线上方式举行,来自中国、美国、法国、德国、斯洛文尼亚等国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现场会议或全球连线。

展览集中展示了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成立10周年以来依托“看”“问”“论”“研”“刊”“创”“会”七个方面的架构,把中国文化强有力推向世界、为构建世界多元文化贡献力量的发展成果。

主论坛发言由黄会林的《继承与生成:中华文明主体性的当代思考》拉开序幕。黄会林从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现代文明观念、经济形势造成的巨大阻力出发,将“第三极文化”纳入到时代背景中去观察和思考,并以2020年的“看中国”项目为例,谈到后疫情时代各个国家、不同文明主体之间更应积极探寻交流对话、合作共赢的可行路径。大会三个圆桌论坛也在线上线下展开。圆桌论坛一“世界文明的历史与现实格局”紧密围绕“中国文化影响力如何传播”这一核心问题,结合不同领域具体案例对世界文明的历史进程与当代社会现实格局展开讨论。圆桌论坛二敲响了“没有在世界之外的中国艺术文化的鼓”,从中国文化、中国艺术、中国电影、中国音乐、短视频5个方面,进一步论析了第三极文化理论的认识和应用。圆桌论坛三“文明主体性的冲突与融合”划分为两大板块,一个是关于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探究,另一个则是从文化与哲学的角度来探讨中华文明的主体性。在“三极对话”环节中,王宜文教授与来自德国的大卫·巴拓识教授,中国学者郭光、曾庆瑞、赵晖进行对话,从国际与国内的不同角度对“第三极文化”提供了新见解。

(许 莹)

2020-12-09 1 1 文艺报 content57713.html 1 “在世界之中:中华文明的主体性” 国际论坛在京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