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文学评论

一幅绚丽的扶贫伟业画卷

□夏义生

长篇报告文学《扶贫志》是一幅绚丽的扶贫伟业画卷,是一部用生活细节建构出来的扶贫伟业方志,也是一部讴歌农村党员、干部、群众、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等基层人物的传记。《扶贫志》以一个个扶贫人物的感人故事,记录了真实的历史细节、刻画了人性中的光辉、发掘了精准扶贫的历史内涵,揭示了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的历史逻辑。

《扶贫志》直抵脱贫攻坚现场,以细腻的笔触真实记录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细节。比如叙述杨凯在桑植县的扶贫工作,作者首先写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实施了大规模、有计划、有组织的扶贫开发。一直写到2012年底,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不久便拉开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序幕,再到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到十八洞村考察,提出了精准扶贫理念,创新了扶贫工作机制,从粗放式的扶贫到精准扶贫的历史性转变,作出了真实的还原,记录了扶贫伟业的历史进程。杨凯到红军村扶贫,首先是发挥军队政治工作传统,建立一个有力的村党支部。他认为,只要有了一个过硬的支部,即使扶贫工作队离开了,也仍然会继续带领村民致富;建好支部后,杨凯第二步就是办产业,因为村集体没有自身的造血功能,就不会有真正的脱贫。他带领村支两委在新桥村办了一个现代农业产业园,从外面引进了一家公司作为经营主体,主要生产无公害有机蔬菜。这样一来,老百姓不仅可以解决就业问题,还能有可持续的收入来源。作为军人,杨凯比较注意掌握最新的政策,发扬打硬仗的精神,向国家申请光伏发电项目,经过多番努力,跑省发改委、省扶贫办、省能源局、省电力公司,最终获批并网,村集体一年保底有12万元的收入,这是最稳定、最可持续的收入来源。比如龙秀林在十八洞村带领村民一起开山、平地、进行土地流转,他提出了“三大建设”,即“思想建设”“产业建设”和“设施建设”,他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如果思想建设搞不好,村民思想不统一,大家就不会跟你走,这是“精准脱贫”工作的基础;其次就是产业,没有产业就没有物质的保障,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像脱贫模式的“飞地模式”“三变”“五大振兴”,这些都是最真实的历史语录。

《扶贫志》直抵人心最柔软的地方,以深厚的人民情怀刻画了人性中善良、悲悯的道德光辉。以中华传统美德来考量脱贫攻坚中的历史人物,我们可以看到,脱贫的历史过程,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广泛传播,文明新风得到广泛弘扬,艰苦奋斗、苦干实干,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的精神得到传承的历史过程。当竹子寨两三百个愤怒的村民围住施长寿父子三人时,龙秀林不顾个人安危现场化解了一场流血冲突,赢得了村民的信任。从此,十八洞村公益事业建设动用老百姓的土地,只要在五分地之内,都是无条件支持。

夜郎坪村的田金珍并不富裕,靠走村串户收废品挣点钱。当她看到那些“有父母的孤儿”没人照管,莫名的疼痛常常让她揪心落泪。她时常会接济那些遭罪的留守儿童,带给他们母亲般的温暖。为了唤起全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她不顾丈夫和家人的反对,把家里的肥猪卖掉,拍摄了电视剧《千里寻母记》,片子播出后,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很多大学生都在暑假期间主动来到夜郎坪村,帮助这些留守儿童补习功课,和他们交流,陪伴这些孩子。通过田金珍的努力,花垣县的留守儿童越来越少,这些孩子的父母也意识到家庭关爱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牛角山村的龙献文正在办伯父的丧事,得知村里半夜燃起了大火,他立即赶回村里,来不及除去身上的孝,戴着重孝,带领党员、民兵和年轻人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苦战,终于把大火扑灭;并且主动掏出两万元现金,重建村舍。他说,“爱农村、爱农民必须要有情怀,必须要有担当,必须要能奉献,老百姓才会服你”。五郎溪村的田昌英像照顾自己的姐妹一样关心周桂香,周桂香遭遇了失去儿子的痛苦,又要面对丈夫突患脑溢血的打击,双重变故使她出现了严重的精神问题,田昌英每夜都陪在她身边,安慰她,在精神上给予了她爱的力量;同时,试着把一些企业引到村子里来开厂,安排周桂香进厂做事,让她在劳动中慢慢淡忘那些锥心的伤痛,鼓舞起自信的力量。

《扶贫志》直抵历史的内核,发掘出脱贫攻坚的历史内涵,揭示出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的历史逻辑。脱贫攻坚既要改变乡村落后的物质环境,又要创造向现代化乡村成长的精神环境。《扶贫志》揭示出脱贫攻坚的过程,就是现代化乡村塑型和塑神有机统一的历史进程。现代乡村的这个“型”,是每一个扶贫工作队对所驻村带来的改变,或者说我们可以看到每一个乡村形态的变化,那就是先通路、通电、通水等这样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乡村面貌的改变。那塑神呢,现代乡村的精神魂魄有没有、是什么?《扶贫志》也给予了我们答案。有从小农意识到产业意识的变化,比如樟坡村发展的辣椒产业,由合作社和村民签订协议收购辣椒,把辣椒做成辣椒酱销售。樟坡村的猕猴桃产业也是这样发展起来的。不仅如此,他们还修建了熏腊肉的熏房,依靠产业小组进行真空包装、商品贴牌,打造了“樟坡村”腊肉品牌。有从靠山吃山到具有生态意识的变化,竹山村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村民多以打工、种田为生,牛栏猪舍乱搭乱建,村内垃圾随处可见,是湘西地区脱贫攻坚“最难啃的骨头之一”。张顺心到来后,通过旅游+扶贫的模式,以苗寨为场域,文化为灵魂,通过探访老洞苗寨和竹山传统文化赋能,把竹山村建设成旅游打卡地。老百姓说,“3年的变化抵得上300年的变化”。省文化旅游厅积极推介“竹山模式”,竹山村资源变资产、产品变商品、农民变股民、山区变景区、旧房变新房;这不仅没有破坏竹山本身的自然风貌,还让村民逐渐有了生态意识,他们自觉地细心保护村里的每一株花草,让更多的游客能够更好地体会到“诗和远方”的美和家园故事。有从个人奋斗到集体意识的变化,麻拉村的麻兴刚从最初自己注册锰矿公司,只顾及自己的经济收入,到带领村民拉通梳子山村和麻拉村之间的公路,再到带领乡亲们发展茶叶产业园,帮助返乡的村民能够在村里就业,得到一份稳定的收入。他让老人和年轻人一样同工同酬,实现共同富裕。他的集体意识就是在脱贫攻坚历史进程中建构起来的,从自卑封闭到自信开放,精神状态发生了巨大变化。十八洞村人人厌嫌的“老酒鬼”龙先兰,由于家庭接连变故成为“孤人”而自暴自弃,后来在工作队的帮扶下,几经曲折,终于学会养蜂而走上脱贫致富路,不但娶上了媳妇,还成立了养蜂合作社,带领乡亲们养蜂致富。十字村的谭艳林,因家庭贫困,早早地就辍学了。她因年龄小,外出打工都办不上身份证,有好的工作岗位也不敢应聘,后来通过读书、学电脑、学设计,办起了苗家妹手工织品有限公司,是湘西地区最大的扶贫工厂之一,有1478名留守妇女、910户贫困户在她的公司做事,她的苗绣产品卖到许多欧洲国家去了。

在现代乡村塑形和塑神的历史进程中,《扶贫志》通过刻画和讲述湘西扶贫、脱贫、战贫的人物、故事,向我们深刻地揭示了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的历史逻辑,那就是:没有中国共产党就脱不了贫;没有党员干部的无私奉献与牺牲精神,打不赢这场脱贫攻坚战;没有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内生动力,不可能铲除贫困的根子。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理念和党的领导,是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的行动指南和根本保证,这是《扶贫志》讲述扶贫人物故事的前提和逻辑起点。花垣县委书记罗明由于经常下乡,基本上不穿皮鞋,常年穿着运动鞋,一年中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乡村度过的。为了践行习总书记在十八洞村提出的“十六字方针”,这几年他几乎每年都要走遍县里的142个贫困村。北京来的驻村第一书记时鹏携妻将雏来桑植县扶贫,还有一夜白了头、见了奶奶只想哭的十八洞村第一书记龙秀林等等,这些都充分说明没有广大党员干部的无私奉献与牺牲精神,脱贫攻坚就不可能如期完成、并取得历史性成就。施六金、龙先兰、施长寿父子等人的故事,无不充分体现广大贫困地区人民群众“不想穷,渴望富”的内生动力。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和决定性因素。

《扶贫志》在艺术结构上用扶贫精神的丝线串起一个个人物故事。《扶贫志》初看起来是一个个扶贫人物的故事,是一个短篇报告文学集,仔细深研细读却是一部完美融合有机统一的长篇报告文学。《扶贫志》第一篇“首倡地”通过罗明、龙秀林的故事,表现出来的是精准扶贫实践中的先锋精神;第二篇“大地基石”中四位村干部表现出来的是扶贫实践中的砥柱精神;第三篇“且将他乡当故土”中四位驻村扶贫干部表现出来的是扶贫实践中的奉献精神;第四篇“在悬崖上逆袭”中三位贫困村民表现出来的是扶贫实践中的励志精神;第五篇“仰望星空的人”中五位深沉地爱着大地的扶贫志士表现出来的是扶贫实践中的理想精神。这种种脱贫攻坚的精神,就是一条结串全篇的丝线,使《扶贫志》的艺术结构找到了隐含的内在的一贯的联结方式。以扶贫精神串起一个个珠玉般的扶贫故事,在结构上使全篇浑然天成,体现了作者独到的艺术匠心。

《扶贫志》是精准扶贫首倡地贡献给中国文学的一幅扶贫人物长卷,其人物血肉丰满、栩栩如生,具有典型性,丰富了中国当代文学艺术形象画廊。

(作者系湖南省文联党组书记)

2021-03-26 □夏义生 1 1 文艺报 content59148.html 1 一幅绚丽的扶贫伟业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