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网络文艺

严控之下,偶像养成类节目为何依旧乱象丛生?

□牛梦笛 林小平

近来,就在《反食品浪费法》刚发布后几日,一段“倒奶取票”的视频,曝光了偶像养成类选秀节目的粉丝为给自己喜爱的“爱豆”投票,成箱购买瓶盖上印有二维码“奶票”的酸奶饮品,雇人开盖“取票”并将大量牛奶倒入沟渠的恶劣行为,引发舆论强烈谴责。随后,相关节目被责令暂停,以偶像养成为卖点的选秀节目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

“饭圈”倒奶事件的迅速发酵立刻引起了相关部门的关注和响应。5月8日,国家网信办将饭圈网络行为列入整治范围,力求引导青少年理智追星。5月10日,北京市广电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综艺节目管理工作的通知》,打击饭圈非理性应援现象,严禁机构和个人“花钱买票”“集资打投”等行为。近年来,偶像养成类节目在政策严控下,依然挖空心思在追星造星上制造各种噱头,不仅违背了节目才艺选秀的初衷,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偏了青少年的价值观。乱象丛生的偶像养成综艺节目,在经历了野蛮生长和盲目自信之后,也该降降温了。

“唯金钱论”的评选机制不值得信任

“奶票”问题涌现的背后,是选秀节目“氪金”投票模式(指花钱买投票)的积弊已久。2018年,以《偶像练习生》为代表的选秀模式席卷市场,带来一阵养成系热潮,也掀起一场粉丝“氪金”的追逐战。与早期《超级女声》《我型我秀》等节目采取电话、短信投票方式不同,“青春有你”“创造营”系列的偶像养成节目设置的票源主要来自两部分:一种是通过平台账号投票;另一种是通过节目赞助商产品附赠的票卡。在《青春有你3》中,由于赞助商是奶制品品牌,又被称为“奶票”。奶票的数量在多轮竞演中能够直接关联选手获票数,带来“出道”排名增益,一些粉丝以社群为单位,集中买奶投票,为此形成囤票竞争。至此,牛奶与票卡分离成为常态,粉丝眼中奶票价值重于牛奶本身。

一味采用物质化手段高价“筑梦”进行快餐式造星是舍本逐末。在节目的多轮“撑腰”“助力”中,粉丝争先恐后陷入买票的拉锯战,后援会之间的攀比愈演愈烈。集资买“奶票”成为主要手段后,“代投”行业风生水起,黄牛票价水涨船高,为了投票效率而倒掉牛奶的荒谬行为甚至不足为奇。选秀节目为了占领市场份额,获得粉丝经济红利,投票活动做得五花八门,商品应援策划层出不穷,但就选手素质和竞演内容而言,皆以话题热点为指向,实力评价机制俨然成为空壳。表面上看,以偶像制造为靶向攫取收益,是粉丝、平台和商家“共赢”的吸金策略,而实际上,物质化造星只会创造昙花一现的人气,培植享乐拜金风气,单一考核指标让粉丝追逐转瞬即逝,违背了选秀节目追梦的主旨,将整个选秀市场引向下坡路。

粉丝这样的“疯狂”行为与节目组的“资本运作”密不可分,他们用特别制定的投票机制刺激粉丝花钱,利益最终流向的依然是平台跟广告商。平台的“唯利是图”与粉丝的“盲目追星”均已背离了“选秀”节目的初衷。最终,《青春有你3》停播,所有选手助力通道暂停。高价追星、花钱买票等行为违背了节目甄选原则,扭曲了正当的节目营收风气,更扰乱了综艺市场的创作规律。

饭圈非理性行为影响青少年正确价值观形成

互联网环境下的偶像选秀看中“数据”,已然发展出一套以“流量经济”为底层逻辑的“选拔体系”。倒奶投票事件只是饭圈生态畸变的一隅,为了鼓励粉丝刷量控评和集资应援,一些话术如“偶像只有我们了”“不氪金不做数据不配当粉丝”也渐渐在社交媒体盛行起来,影响着青少年的消费观和道德观。

根据艺恩数据,2020年中国偶像产业总规模预计超过1300亿,一二线城市的“95后”女孩是为偶像“打投”的主力。打榜投票并不是偶发行为,而是在平台、品牌和粉丝的多方助推下形成的商业链条。一方面,平台设置热度榜、势力榜和超话等专区,鼓励粉丝签到打卡、发帖回帖、控评刷量,达成用户活跃度和广告效益。另一方面,品牌方参照平台数据选择品牌代言人,刺激粉丝消费和推广。这两者形成的收益闭环,与数据小组打投、集资任务等一起,将不少粉丝围困其中。不难看出,粉丝被这种“数据即影响力”的机制裹挟,以学习和工作的时间作抵押,长期重复付出注意力和金钱,已陷入商家和平台的陷阱,成为流量制造的人力来源。如此一来,“势力榜”的虚拟数字愈显庞大,粉丝社群的比拼便会日趋白热化,流量偶像市场只能陷入“囚徒困境”。

从情感认同转为情感绑架,粉丝伐异情绪已遮蔽了价值判断。当前,粉丝通过互联网正在深度参与偶像的成长与选拔,塑造着偶像的形象和知名度,控评、发帖、反“黑”已成为粉丝“情感劳动”的核心任务。在营销媒体的诱导下,粉丝在视频弹幕、话题专区的刷屏愈加频繁,个别饭圈对不同意见观点进行争辩声讨、谩骂攻击,甚至使一些媒体的新闻评论区也成为了粉圈争斗的“战场”,侵扰了大众用户的网络信息空间。分工化、同一化的饭圈组织是粉丝文化的体现,本可以有效推动公益等活动的传播,形成小有规模的积极扩散,但某些饭圈的失范言行,不仅妨害了相关节目的观看体验和偶像形象,更给青少年的价值选择、价值判断带来不利影响。

偶像养成节目要避免竭泽而渔

从2018年开始,《偶像练习生》《创造101》等“流量节目”带火了“偶像养成”题材,2019年《以团之名》跟风出现,自此,主打青年文化概念的三个团体几乎每年春夏之际都会讲述一次不同选手的成团故事。

对于此类节目而言,“人”是基础,模式研发、制作团队的作用就在于如何能更有效地把这些选手推向粉圈、推向市场。但大阵仗的偶像养成节目从初始就难免“回锅肉”的争议,每年动辄就有几百人参与选秀,除了少数能出道外,更多人则回归到练习生身份,等待下一次机会。快餐式的生产创作显然已超出了市场承载量,无论是“男团”还是“女团”,最终未出道的选手会陷入内卷的生态,直接导致近几年的选秀节目缺乏新意。因此,研发能对观众产生强刺激的新模式尤为重要,然而利用粉丝打投带来刺激效应,明显是让节目跑偏了方向。

去年以来,我们也看到了一些节目用偶像养成的模式进行差异化制作。比如《乘风破浪的姐姐》用明星选秀成团的模式收获了流量和口碑,让人们看到,选秀节目的核心魅力还在于选手本身的功力。然而,现在的青春偶像选秀节目大多起用的是经纪公司的新人,艺人的长线发展并没有得到经纪公司的重视,是否能赚一波快钱成为主要考量。如此,这类节目的质量不会太高,加之时不时出现的“回炉重造”的选手,节目很难给人以眼前一亮的新鲜感。

在笔者看来,偶像养成节目要避免竭泽而渔,应找准节目的内核重新发力。如前不久收官的《上线吧!华彩少年》就是一档有着选秀色彩,实则聚焦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演节目。这档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的节目中,戏曲、民歌、武术、舞蹈、民族器乐等传统文化元素才是其所要展现的重中之重。节目的初衷是让更多年轻群体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打造国风文化新符号。此外,节目组还很看重少年们对传统艺术的现代化表达是否有深层思考和创新意识,是否具备较强的语言组织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等。

对于偶像养成节目来说,观众真正希望看到的并非是浅尝辄止于标签化的偶像速成,而是一个优质偶像团体的成长蜕变,期待的是一群才艺俱佳、德才兼备的年轻人成为自己的榜样和奋斗目标。青春本是美好且充满无限想象的,对于青春的书写与描摹也应告别急功近利和浮躁心态,以更丰富的节目模式让观众看到美好青春的无限可能。

2021-05-26 □牛梦笛 林小平 1 1 文艺报 content59957.html 1 严控之下,偶像养成类节目为何依旧乱象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