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特刊

红色光影 银幕旗帜

——中国银幕上百年共产党员形象掠影 □章柏青

李 侠

林道静

马本斋

雷 锋

焦裕禄

任长霞

翻阅中国电影史,疾风暴雨,世态风情,奋斗与崛起,苦难与辉煌;一群群银幕上的英雄形象徐徐走来。走在最前面,最让我们感动不已的,毫无疑问是中国共产党党员的银幕形象。

那是血雨腥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年代。长夜漫漫,中国向何处去?《开天辟地》《建党伟业》《1921》《红船》等影片中的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是中国银幕上最早呈现的探索与实践这一问题的中国共产党人形象。陈独秀的叛逆抗争、爱憎分明、热忱激越,李大钊的信仰坚定、真知灼见、从容质朴,毛泽东的执著理想、矢志不渝、勤奋向上……影片展现了他们的个性、追求与才华,让我们在银幕上谛听先驱者真实的历史足音。也正是以他们为代表的思想的先行者,为了挽救危难中的国家与民族,才石破天惊地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南昌起义》《建军大业》《血战湘江》《长征》等影片推出了这一时期更多的老一辈共产党员形象。如周恩来、朱德、彭德怀、贺龙、陈毅,在《大决战》《大转折》《大进军》系列中,一批指挥战争的共产党将军、军人形象现身银幕。刘伯承、邓小平、聂荣臻、徐向前、陈赓等等,银幕上这些早期共产党员们,吃尽千辛万苦,经历流血与牺牲,带领中国劳苦大众将革命引向胜利。与此同时,中国银幕并没有忘记在这艰苦卓绝的建立新中国征途中的普通共产党员英雄。赵一曼、刘胡兰、董存瑞、杨靖宇是同名影片中激励了几代人的为革命壮烈牺牲的银幕形象,他们面对铡刀、子弹、炸药从容赴死的画面,永远定格在亿万观众脑海中。为人民大众难以忘怀的银幕形象还有《烈火中永生》中的江姐、许云峰,《自有后来人》中的李玉和、李铁梅,《永不消逝的电波》中的李侠,《回民支队》中的马本斋,《党的女儿》中的李玉梅,《归心似箭》中的魏得胜,《吉鸿昌》中的吉鸿昌等等。他们对党的忠诚,对理想的坚定,那种百折不挠、坚贞不屈的牺牲精神尽显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而影片《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红色娘子军》中的吴琼花,她们一个是知识分子,一个是地主南霸天的丫头,人生经历、文化水平各异,但她们在革命洪流的冲击下,都一同奔向了党的怀抱。这两个银幕形象深刻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大众的巨大感召力,体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

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中国电影更多地将镜头投向了创造与建设新世界、新生活的普通共产党人。《老兵新传》中的战长河,曾为中国人民的解放转战大江南北,新中国一成立,他便背起背包到北大荒建设农场,啃干粮、饮冰水,激情如火。《雷锋》中的雷锋,为了新生活更加美好,从小事做起,实践了“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的崇高愿望。《时传祥》中的时传祥在旧社会是生活在最底层的“粪花子”,新中国成立后他当家做主人,以“宁愿脏一人,换来万家净”的平凡语言,体现了新中国第一代劳动模范和最基层的共产党员的牺牲精神。新政权的航船刚刚起锚,内外阶级敌人对我们虎视眈眈。破坏、侵略、封锁之后,自然灾害也接踵而至。我们的共产党人以大无畏的气概,自力更生的勇气与之战斗。于是,我们在《创业》中看到以铁人王进喜为原型创造的周挺杉那种“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火焰般的工作热情;在《横空出世》中我们看到在千里黄沙万里风的戈壁滩上,陆光达等科学家抛家别子,为了国家的核事业的搏击与坚守;以李四光、钱学森、邓稼先、蒋筑英为名的电影中,我们看到了更多中国科学界的共产党员精英们,以爱国精神、民族情怀、牺牲精神与他们的智慧、品格相融合,所铸造的历史的永恒丰碑。在那个困难的年代,党的领导人与人民同在,在银幕上也留下了他们特殊的影像。《毛泽东和他的儿子》中毛泽东失去了在朝鲜战场牺牲的儿子后那种巨大的悲痛与对悲痛的压制和暂时化解。《刘少奇的四十四天》中,刘少奇目睹家乡人民的生活困境,那种牵挂、思考与沉重的忧虑。《周恩来的四个昼夜》中,总理对这块土地、这方人民的真情,他的自责与负疚,他的胸怀与担当。

历史进入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影片《邓小平》以恢弘的气势和细腻的情感刻画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计师的形象与风范。银幕上的邓小平运筹帷幄,带领人民过五关斩六将,闯过重重激流暗礁,把中国经济引上了健康发展的快车道。于是,我们看到,《血总是热的》中的罗厂长喊出:“我们要用鲜血做润滑剂,使锈死的机器转动起来!”看到《代理市长》中的肖子云,为了改革“宁犯天条,不触众怒”;看到《十八个手印》中凤阳县委书记陈开元支持小岗村生产队长、共产党员严家昌在分田单干责任书上郑重地按下的十八个鲜红的手印,为农村深刻变革、告别穷困打开了一条血路;看到《共和国不会忘记》中的田耕、《首席执行官》中的凌敏在工业化进程中对企业的改造与创新。银幕上,我们共产党的优秀干部是改革的支持者,是老百姓奔富路上的护航者。《焦裕禄》中的焦裕禄,《孔繁森》中的孔繁森,《张鸣岐》中的张鸣岐,《郑培民》中的郑培民,《生死牛玉儒》中的牛玉儒,《杨善洲》中的杨善洲,他们都为官一方,却不谋一点私利,亲政爱民,永怀公仆情怀,直至生命的停止。而《生死抉择》中的市长李高成,《任长霞》中的任长霞,为保卫改革的成果,勇敢向腐败开战,向恶势力开战,在权与法、公与私、生与死等方面,尽显共产党员的英雄本色。

2012年后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批崭新的共产党员形象现身银幕。这批形象之所谓新,是因为他们明确自己的使命,是为带动人民富裕而战,是为实现中国梦与强国梦而战。《十八洞村》中的退伍老兵杨英俊从拒绝公家识别其为贫困户开始,到带领全村实施脱贫攻坚战,影片塑造了一位从精神脱贫到物质脱贫的强者形象;《天河》借董望川这个指挥南水北调的党员干部形象,阐明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中国梦的实现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李保国》中的党员教授李保国35年就干一件事,帮百姓脱贫致富,从中他焕发出耀眼的生命之光。如今,贫困已成历史。我们在影片《千顷澄碧的时代》与《战旗飘飘》的脱贫攻坚带头人芦靖生、马先贵身上看到,新的乡村振兴战已经打响。岂止是乡村,还有广大的城镇、边疆,人人都在为实现中国梦、实现民族振兴而战。电影是时代的镜子,相信银幕上会涌现更多的共产党人形象。

2021-07-01 ——中国银幕上百年共产党员形象掠影 □章柏青 1 1 文艺报 content60489.html 1 红色光影 银幕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