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理论与争鸣

文艺批评与文化塑造

□徐 刚

从事文艺批评,有时会让人感到特别虚无。写了那么多文字,究竟有什么用?我们总是会忍不住去追问:究竟为何而批评?毕竟,批评是一项辛苦的事业。需要阅读大量的作品,尤其是有些作品可能在质量上还并不如意。它需要长期的训练,伏案写作,没日没夜地劳作,才能写出所谓的文艺批评。付出这么多,仅仅只是为了无比虚荣地做一名批评家吗?恐怕也不是。那么这样的工作究竟有什么意义呢?每每在这个时刻,我们就不得不反思文艺批评的价值所在。

在我看来,批评的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在于甄别。批评包含着最朴素的评价与判断,把好的作品选出来,把坏的作品剔出去。对于具体作品,则是指出缺点,表扬优点。这里体现的是批评的独立性和专业性。在此,批评家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审美眼光“褒优贬劣、激浊扬清”。这就需要批评家具有融通古今中外的文学眼光,熟知传统文学经验和世界文学经验,以及容纳文学多样性的情怀,进而发现作品的创新潜质。

其次,当然在于阐释。在此,批评并不是一项神秘的活动,它只是更为高明的阅读。批评家运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理论体系和文学话语,对文本的意义进行更充分、也更具有说服力的探究与解释,进而抵达作品内在的玄妙。在这个基础上,批评家将阐释的结论分享给所在的社群,进而获得知识或价值接受、检验乃至争鸣的契机。对于批评家来说,阅读的意义不仅在于获得一种个人意义上的“发现的愉悦”,更在于对于群体的知识分享和意识形态统合。因而它需要警惕自身的“贵族化”,荡涤其不可一世的傲慢、不知所云的“文艺腔”,以及自我陶醉的唯美情调。

当然,不同的人对于批评有着不同的价值诉求。或是基于某种自娱自乐的游戏,寻找乐趣;或是基于个人化的阅读感受,通过移情的方式体验一种他人的生活,进而讲述自我的生存经验和人生启示。但是,我们还需关注的是,文艺批评作为文化整体的功能意义,它指向的是“文化的培养和精神的养成”。因此,批评理应具有一个遥远的总体性,一种意识形态的价值指向,某种程度上,这正是批评价值的第三个方面:批评的文化塑造的意义。

正是在文化塑造的意义上,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所谓批评的历史意识。在此,或许可以把这里的“历史意识”理解成批评的“当代性”。因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今天讨论批评的历史意识,但把“历史”换成现实抑或社会,意思都大体不差。而“当代性”正是与现实、与历史,乃至与未来高度相关的价值诉求。当然,这种“当代性”或者说批评的历史意识,也并不是漫无边际的,它要求文艺批评以文本为中心,在审美判断的基础之上,以批评阐释的方式在文本内部,在精微的形式的分析中,展开一种“瞬间”的开放性。这种开放性集中体现在对于社会、对于历史、对于现实,乃至对于未来的解释和想象之中。

也正是在文化塑造的意义上,我们认真讨论“加强和改进文艺批评”的议题,还需要注意批评主体的问题。批评主体的自我定位,直接决定在这样的伟大复兴的时代,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站在什么立场上批评,去达成一种什么样的文化塑造,这都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在此需要追问的是,批评家究竟是文化精英还是党的文艺工作者?理清这个问题,或许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我们自身存在的政治性,更好地理解批评与自我的关系、批评与世界的关系、批评与公共生活,乃至与更宽泛意义上的文化领导权之间的关系。这是我们今天讨论“批评的历史意识”这个话题的最大意义。

(作者系北京文联2021年度签约评论家,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副研究员)

2021-10-27 □徐 刚 1 1 文艺报 content62158.html 1 文艺批评与文化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