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艺术

塑造照亮那个时代的人物形象

□汪守德

四川音乐学院等单位的歌剧《王光祈》在成都上演,意味着革命历史题材的戏剧创作又添了新的重要成果。人们也许并不熟知王光祈这个人物,这位诞生于四川温江的革命先驱,有着特殊的人生经历、理想追求和音乐贡献,是东西方民族音乐比较学的第一人,也是今天应当大书特书和永远铭记的。创作者们选择用歌剧这一艺术形式来表现和赞颂他,显然是个明智恰当之选,使广大观众在追忆这个富有特点的革命人物的同时,欣赏到一场难得的、高质量的视听盛宴。

这是一部篇幅不长却精湛动人的歌剧艺术佳作。其以王光祈追求理想、谋求救国道路的主要事件来构剧,由四幕和序幕、幕间曲和终曲等组成了布局讲究、章法严谨的结构,使观众渐次看到了1918年少年中国学会成立前后,王光祈以及魏时珍、李劼人、周太玄、若膺等几个志趣相投的少年探索求进的身影;看到了为了实现怀揣的远大理想,所进行的满腔热忱的工读互助的社会实践;看到了留学海外时遭遇的困顿与分歧,以及去国怀乡中所饱含的对祖国的深厚情感;看到了王光祈向西方介绍中国并试图以音乐改造国民的尝试,以及发出决绝抗战的坚定心声;看到了他直至在高度倦态中不幸病逝时,仍梦回故乡并以仁爱之心浇灌他所深情挚爱的故土。这样的叙事完整地再现了一个革命者、爱国者、音乐家的人生历程,将一位社会活动家成长为我国民族音乐学先驱的人物,形象鲜明、血肉丰富、激情饱满地立于今天的舞台之上。

剧作主题立意深、艺术手法精、文学质量高,堪称发人深思、意味隽永、可圈可点。首先是将人物始终置于大的历史背景或环境之下,以精心构筑的戏剧性场面和高度凝炼、含义丰赡的对话与唱段,揭示王光祈及其同伴在面对侵吞中国的利益的“巴黎和会”而备受苦难、欺凌、宰割的时局,面对女高师学生李晟依旧受到封建家庭压制,被兄嫂逼婚而无望自杀的悲惨结局,在李大钊、蔡元培等的引导与启发下,发出“溯敦厚之风,怀改革之志”,“在压迫、剥削、呻吟、痛苦之下的不能忍”的呼声。这些都是主人公紧贴时代所表达的“以满腔的热血,洗污浊之乾坤”的强烈愿望与决心,也使剧作洋溢着浓郁的时代氛围,体现出了厚重深沉的思想分量。

其次是以写实性的手法表现革命之路上遭遇的种种艰难与困惑,这也是剧作富于独特价值之所在。一批热情高涨的青年组建工读互助团种菜办厂、织布缝衣、支持国货、传播主义,虽然备感神圣、信心百倍,却日渐处于朝不保夕,难以为继的境地,这种带有空想性质的社会实践因受到沉重的打击,而彷徨无依、分崩离析,以学会的分裂而告终。满怀希望到德国留学的王光祈,本以为同仁们可以奋发进取,却发现许多人以发扬国粹为名,沉迷于麻雀游戏而玩物丧志,于是愤而指责他们“留欧十年,一无所学,倒是中国麻雀遍布欧洲!长此以往,我老大中国,何日革新?我少年中国,何时实现?”然而他的批评非但于事无补,甚至遭到了包括他的好友在内的人们的质疑、误解与排斥。但他不改自己的初衷,并从德方“欲培养德人之性情,需诵读中国之古诗”,当西方“还在野蛮时代,中国歌曲已如此美丽”中,找到了文化自信,进而通过实践、奋斗、坚忍、俭朴的宝贵探索精神,推动把祖国音乐介绍到西方,又“作那开门的人,让欧美现代的风,唤醒古老的青春”,并用“国乐的精神,来改变国民”,“吾将登昆仑之巅,吹黄钟之律,使吾万千人民,热血沸腾,使少年之中国,灿然涌现”,从而由一位社会活动家成长为我国民族音乐学先驱。

再次是剧作在以王光祈的革命经历为叙事主线的同时,又加进了人物之间至为动人的情感线,即多次表现其与妻子次玙及母亲的心灵交流,使该剧因之而显得富于温情和诗意。母亲在其牧牛时唱的儿歌:“天上的雁儿排成队,地上的小孩拍手追。”这幼年的歌声与欢乐如清澈的溪水从其心中流过,所代表和抒发的是一种故国情思。次玙唱给王光祈听的:“小花缀在田埂上,就像梦想在开放,星星在夜里闪亮,神圣的生活就在前方。”这爱人间几乎是执手相诉的乡间美好,传递的是相互间深切的思念之情及对未来充满的向往。而次玙所吟诵的“万里风云思猛士,一楼烟雨读离骚”,则在儿女情长之上又表达出磅礴阔大、昂扬奋发的胸襟和气度。

歌剧《王光祈》在视听上极具艺术魅力,其基于人物的经历和特点,以传统民族歌剧的方法为载体,又融进了西洋歌剧的表现方式。即作曲家采用中国五声调式与西洋大小调相结合的创作手法,融入中国本土音乐元素,特别是四川温江地区的音乐以及曲艺传统元素。在配器上也是以双管编制的西洋管弦乐为基调,与中国传统特色民族乐器相结合,形成了剧作清新明快、自然流畅的音乐风格。并以咏叹调、宣叙调为主基调,以独唱、重唱、轮唱、合唱等多种演唱形式,推动剧情的发展,塑造王光祈作为川人的率直、真诚、乐观、深情的典型性格特征,凸显其身为一位五四青年所具有的富于理想、正义在胸、坚韧不拔的时代精神。演员的演唱大多音色纯正、辉煌大气,既嘹亮激越,又委婉细腻,有极强的冲击力,充分显示出四川音乐学院专业水准和雄厚实力。

歌剧《王光祈》的舞美设计也非常有特点,其视觉形象的建立,是从寻找主人公的生平和经历中获得的灵感,即以书籍作为主体性的元素在舞台上构成这种颇具张力的书架空间,寓意着书作为主人公的生命所属,进而作为其能量燃烧直至生命尽头的根本。整个背景的调子是趋向晦暗的,以及醒目而倾斜的、给人不稳定感的线条,似可视为时代与时局氛围和特征的隐喻与象征。而书架空间可作灵活多样的变化和组合,以适应剧中地点的转换和人物居所的变化,这一切又都无不与书这个意象紧密相联,表明主人公在不断追求与攀登中,为家国与至亲奉献最真诚炽热的心与血,并以此照亮了人物曾经走过的那个时代和世界。

2021-11-29 □汪守德 1 1 文艺报 content62655.html 1 塑造照亮那个时代的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