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书香

《望道》:史、记、传的有机统一

□李朝全

徐锦庚的《望道》在2021年建党百年之际推出,确是一本讲述中国共产党早期历史的好书,亦曾入选月度“中国好书”。

《望道》主要讲述的是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故事,书写了一段红色记忆,反映了一部红色经典的前世今生。《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的奠基性著作,确立了全新的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无疑是一部红色经典。一如作者在书里所写到的,“一本书影响了一群人,一群人改变了中国的命运”,催生了一个政党,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人。事实上,这本薄薄的书直接影响了列宁领导的苏联、毛泽东领导的新中国的诞生,改变了这两个大国的命运。譬如毛泽东就曾说过:“《共产党宣言》,我看了不下一百遍,遇到问题,我就翻阅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每阅读一次,我都有新的启发。”因此,这样一部红色经典的前世今生无疑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作者在2014年曾与铁流合作创作了长篇纪实《国家记忆——一本〈共产党宣言〉的中国传奇》,获得了第十三届“五个一工程”奖。在此基础上,他进行了深入的再挖掘、再开掘,追索和描述《共产党宣言》从酝酿、创作到翻译、传播的过程,重点聚焦陈望道翻译该书的来龙去脉。由此可见,《望道》是《国家记忆》一书的“续编”或“前传”,是对《共产党宣言》的创作传播史再度进行深入挖掘。

《望道》最大的特点是:它是一部史、记、传有机结合的长篇纪实,为国家写史,为民族留记,为人物立传。这是一部红色历史,既叙述了国际共运史、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的一段,也反映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一部分——以《共产党宣言》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进入中国进而塑造中国的历史。同时,它也是《共产党宣言》创作、译介、传播、影响过程的一份真实的记录,是《共产党宣言》的诞生记、翻译记、传播志,也可以称之为一种红色记忆、国家记忆和民族记忆。更重要的是,这部史记结合了一个个具体人物的人生传记或传略,是围绕着马克思主义创立者和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的生平经历来展开的。因此可以说,这部纪实作品是对中国史传传统的弘扬光大,将史、记、传三者有机地结合了起来。

在人物传记方面,作者不仅描述了主要人物陈望道的生平故事及其曲折的一生,同时也描写了包括《共产党宣言》创作者马克思和恩格斯这两位经典作家献身革命事业炽热的激情和坚定的信念,写出了这两位伟大战友之间亲密的关系与真挚动人的友情。作者也讲述许多人物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初期出席一大的13位党员包括李汉俊、李达等人的命运,以及他们各自不同的道路及归宿。包括后来沦为国民党右派分子的戴季陶的两面人生:他曾帮助推荐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对《共产党宣言》的翻译应该说是作出过贡献的,但其后来的转变却令人不齿。对此作者都作了客观的描写,内容是可信的。优秀的历史纪实作品,应该是史、记、传的有机统一。在这一点上,《望道》确实做到了。

这部作品的主题是“望道”初心,亦即追望大道、追求真理的初心,就是要为世界谋大同、为人民谋福祉、为民族谋复兴,在革命初期则是为了实现民族解放、国家独立、人民幸福。在书里,作者对《望道》进行了阐释:一是这部书是要写“望道们”,即一批像陈望道一样为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上下求索寻求真理的有识之士;二是,望道就是追望大道、追随大道,亦即跟随《共产党宣言》所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真理,用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作者深情塑造陈望道的形象,凸显了陈望道不忘初心、矢志不渝的坚定革命理想和信念。虽然在他的人生历程中也有过一段脱党的经历,但是这个在年轻时就已尝过真理甜滋味的人终生初心未改,他对真理的追求、对信仰的坚守从未改变。其次,作者将一个个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个人的初心同这个政党的初心有机地关联起来,不仅展现了具体的个人包括陈望道、毛泽东等的初心,也表现了中国共产党这个伟大政党的初心及信仰,并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也是借以重温我们党的建党初心,实际上正是对伟大建党精神的有力弘扬。

《望道》这本书的创作采用的是考古发掘式,是带有研究性考据式的书写。譬如,它对《共产党宣言》的中译本进行了深入考据:最早是谁开始介绍这部伟大的红色经典的,包括讲述了刘仁静翻译过著作中的一些段落,李大钊曾经推介过此书;而对于在陈望道之后其他译者的翻译版本、对最早的红色封面错刊版存世藏本的下落等也都进行了详实的考证,对《共产党宣言》在中国的传播历程进行了条分缕析式的跟踪爬梳和剖析研究。这种深入的描述与揭示,不仅具有史志价值,也有学术的发现价值。这使得作品的价值和意义溢出了文学和纪实,而使其具备了对党员和大众进行理想信仰教育的价值,以及对红色经典传播史进行深入研究的价值。

2022-05-09 □李朝全 1 1 文艺报 content64681.html 1 《望道》:史、记、传的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