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艺谭

黄土高原上的文化新地标

——记陕北民歌博物馆 □卞正兰

陕北民歌博物馆由贺敬之题写馆名

2021年4月16日至20日,我参加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组织的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社会宣传推广活动——“陕北民歌”民间传习状况调研。其间,陕北民歌博物馆是调研行程中的重要一站。

4月17日,我们来到位于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的陕北民歌博物馆参观。这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民歌音乐博物馆,作为国内唯一一座以陕北文化为元素、以陕北民间音乐为主体、反映陕北悠久的历史变迁、体现陕北历史人文精神,集民歌研究创作、培训交流、演艺推广、产品研发于一体的专题博物馆,它的建成开放,填补了国内空白,既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汲取前进力量的精神宝库,同时也是榆林建设陕甘宁蒙晋交界处最具影响力城市对外宣传的文化名片。

陕北民歌博物馆总建筑面积11800平方米,其中布展面积约5680平方米。总体布局为序厅、第一篇章“千年老根黄土里埋”传统陕北民歌展区、第二篇章“山丹丹开花红艳艳”革命历史陕北民歌展区、第三篇章“满天星星一颗颗明”新中国成立初期陕北民歌展区、第四篇章“信天游永世唱不完”新时期陕北民歌展区、第五篇章“陕北民间音乐艺术专题展区”、第六篇章“陕北民歌研究专题展区”、尾厅及临时展区共八大板块,以陕北民歌的发展脉络为主线,纵向反映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横向反映各个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全面展示了陕北民歌的前世与今生。

一座“会唱歌”的博物馆

与以往参观过的博物馆相比,陕北民歌博物馆最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其他绝大多数博物馆主要靠“看”或靠“讲”,而这里最具特色也最吸引人的展现手段是“唱”。

“千年老根黄土里埋”是陕北民歌博物馆的第一篇章展区名称,也是陕北民歌历经沧桑、深深扎根黄土地的真实写照。从这一篇章开始,观众就可以聆听到现场演唱的劳动号子、信天游、小调等各类陕北民歌。有的讲解员也身兼歌手,讲着讲着,便声情并茂地歌唱起来;有的歌手是专业院校毕业生,唱得字正腔圆,拿捏到位;还有通过民间报名、筛选录取的信天游歌手,一开嗓,高亢嘹亮、粗犷奔放的陕北民歌响彻整个展厅。在观看陈列内容的同时,会不时遇到博物馆从当地招募的民间艺人现场表演经典民歌。博物馆内配备的多媒体视听设备可供游客随意点播,有兴趣的观众还可以按照展出的一首首曲谱现场“来一曲”。秧歌展区展示出的几十种陕北秧歌场面图景,也是一大亮点,观众可以参与到现场的秧歌队伍中,踩着秧歌步,配着歌手的现场演唱,博物馆瞬间变成热闹非凡的体验演出舞台。

陕北民歌博物馆的参观过程相当于一次对陕北民歌的巡礼,走在博物馆的每一个角落,都能深刻感受到陕北民歌的独特魅力。除了《黄河船夫曲》《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蓝花花》等等耳熟能详的经典民歌外,我们还欣赏到了榆林小曲《张生戏莺莺》……无论是铿锵有力、节奏整齐的劳动号子,还是不受束缚、题材丰富的生活小调,以及那大胆质朴又苍凉婉转的爱情歌曲,都让人驻足聆听、流连观赏。这座“会唱歌”的博物馆给人一种前所未有的沉浸式体验。

“鲁艺”精神的传播园地

陕北民歌博物馆选定在2018年5月23日这个日子隆重开馆,颇有历史纪念意义,这一天正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6周年。

对革命时期陕北民歌的介绍和展示,正是博物馆的核心内容。自古以来,陕北民歌都是口耳相传。真正把陕北民歌作为一种地域文化形态来收集、整理和研究是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民歌的内容和形式也随着这个时期开始发生变化。在陕北民歌博物馆,能够非常直观地感受到这一时期是陕北民歌发展最为辉煌的时期,即“鲁艺”时期。

1938年4月10日,鲁迅艺术学院(简称“鲁艺”)在延安举行建院典礼,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亲临现场祝贺。学院设音乐、美术、戏剧三系,后增加文学系。4月19日,毛泽东在为全院师生讲话时说:“民歌中确实有许多好的东西。”自此,音乐系师生走出校门,以“到民间去”的精神为指南,面对面地记录民歌和各种民俗音乐。这样的采录方法,是前所未见的。两年以后,毛泽东再次发出号召,要求文艺工作者从“小鲁艺”走进“大鲁艺”,陕甘宁民歌的收集整理工作,进入了一个更加深入、持续的时期。鲁艺师生不仅为中国传统音乐的搜集整理掀开了新的一页,也为此后数十年提供了可贵的经验。

为陕北民歌博物馆题写馆名的著名诗人贺敬之,当年是鲁艺的一员。1943年,贺敬之从鲁艺文学系毕业,正式加入鲁艺秧歌队的创作队伍。在陕北民歌博物馆的革命历史陕北民歌展区中,立有贺敬之的雕像,那是在鲁艺时期的贺敬之,刚满20岁,意气风发的形象。贺敬之三部最重要的作品《白毛女》《南泥湾》《回延安》,在中国家喻户晓,长演不衰。红色歌剧《白毛女》最初在延安中央大礼堂上演,在展厅中,也有复原场景的展现。在那个年代,《白毛女》以它巨大的精神感召力使得千千万万受剥削、受压迫的中国劳动群众产生强烈的共鸣。它不但在当时成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武器,而且以其激情的艺术魅力感染大众,持续至今。

鲁艺的音乐家、文艺工作者和文艺团体,在陕北各地大规模、有组织地采集民歌,开辟了陕北民歌由口头传唱到纸质出版的新纪元,为陕北民歌的传承和保护做出了卓越贡献。“陕北民歌”的概念是在这一时期(1939年)正式提出的,第一部关于陕北民歌的著作《陕北民歌集》(1939年由中国民歌研究会整理编纂)也是在这一时期诞生的。鲁艺音乐系成立中国民间音乐研究会后,创立会刊,发表陕北民歌收集整理成果。文学系成立文艺运动资料室,对鲁艺师生在陕北搜集到的民间文学材料加以整理,在1946年9月编定文学版《陕北民歌选》,并于1947年8月由晋察冀新华书店铅印出版,这是陕北民歌迄今为止能见诸纸面记录的第一本权威集子,在陕北民歌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延安鲁艺民歌采集的一个重要历史贡献和成果是以冼星海为首的20世纪中国最优秀音乐家借助陕北民歌和陕北民间音乐元素,挖掘、改编、新创出《东方红》《黄河大合唱》《七月里在边区》《拥军花鼓》《生产大合唱》等一大批群众喜闻乐见的经典歌曲,极大地推动了陕北民歌在陕甘宁边区的广泛传播,直至今日,仍然具有深远的影响。

鲁艺精神代表了艺术为人民的方向,其核心是为人民服务。如今,鲁艺精神是文艺扎根生活、扎根人民的精神。陕北民歌博物馆无疑是学习、传播鲁艺精神的绝佳园地。

陕北民歌的蕴藏十分丰富,自1938年被来自全国的延安鲁艺音乐家们发现以来,80多年间的记录、整理活动从未停止。不同时期记录下来的民歌数量,从几十首到几百首、从几百首到几千首乃至盈万。即便如此,新的陕北民歌仍然随时都会从歌手们的口中飘然而出,日积月累,铸成一座承载并珍藏于陕北人文化记忆的丰碑。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陕北民歌的“大美”,在充满诗情的唱词中,在直浸人心的音调里,它大胆而质朴、浓郁而深沉,在历史的风云变幻中,陕北民歌经历了传统民歌、革命历史民歌和新传统民歌的不同时期,每个时期都留下了经典之作,每一首经典都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历史叙事,值得后人再挖掘、再品味、再深思。这一首首的经典曲目就是陕北民歌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在参观即将结束时,路过博物馆的资料室,透过玻璃窗,我注意到里面的工作人员正在把一本本历史资料录入博物馆的数据库中,以便于参观者使用数据信息查询系统,查询陕北民歌的视听、图像、文字资料。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完善,博物馆正以创新的理念,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方式,以更多元的形式和更丰富的内容,展示陕北民歌、陕北文化的独特魅力。疫情期间,陕北民歌博物馆还推出了线上参观360度VR全景虚拟展馆服务,将博物馆数字化资源与VR虚拟技术相结合,此外,还打造了网络直播,实现了“云游博物馆”,全方位、活态化展示陕北民歌文化,让观众在云端获得身临其境的游览体验。

博物馆作为民族文化记忆的宝库,在社会文化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博物馆是对往昔高光时刻的回眸与挽留,是一种守望与坚持。陕北民歌博物馆以经典陕北民歌诉说黄土高原社会、历史、艺术、民俗发展,以实物展品陈列配合现代展示手法,尽可能将陕北民歌粗犷、明快的形式美与苍凉、悲壮的内涵美融合,它是一部活的陕北民歌史教科书,拥有让陕北民歌乃至中国民歌、中国传统民间音乐活起来的力量。这座博物馆已成为陕北人的精神家园,并成为中国音乐类博物馆的标杆和黄土高原上的文化新地标。

(作者系中国文联出版社高级编辑、副编审)

黄土高原上的文化新地标

2022-05-18 ——记陕北民歌博物馆 □卞正兰 1 1 文艺报 content64831.html 1 黄土高原上的文化新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