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版:文学评论

一部生机勃勃的农村画卷

□黄传会

余艳的《新山乡巨变》首先让我们看到了报告文学作家身上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点赞报告文学队伍,也点赞作者余艳。大家都说余艳是报告文学队伍中为数不多的女作家,也是一名女干将。为了创作这部作品,这两年她一直在益阳乡村周立波的故乡清溪村扎根生活,用两三年时间打造出一部长篇报告文学,我认为这是值得的。今年,中国作协面向广大文学工作者启动“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对每一位作家来说,这是一次机遇也是一种挑战。余艳敏锐地抓住了这次创作的机遇,甚至可以说她已经在提前思考新时代山乡巨变这一创作计划了。

关于“新山乡巨变”,湖南值得写的典型也许有不少,然而作者却抓住了清溪村这个点,我觉得真是抓到点子上了。因为这里是周立波的故乡,是“山乡巨变”的发祥地和诞生地。可以说作者的这次选材是非常及时也是非常成功的。有评论家说这是一个让人羡慕、嫉妒的选题,让余艳这样一个湘妹子来写益阳的清溪村的确是非常合适的。

因为深扎10年,周立波写出了《山乡巨变》《山那面人家》等一批佳作,被归为描写农村生活的“四大名旦”和“四杆铁笔”之一。正因为作品强大的思想穿透力和独特的艺术感染力,不止在文学,也在各行各业以精神动力推动着山乡的改变。而《新山乡巨变》则是在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走向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书写的。这在周立波当年是不敢想象的。作家余艳抓住了这个难得的历史节点,提前深入到已产生巨变的大清溪,用不同时代山乡巨变的对比,尤其在智能智慧这个科技改变农村的点上发力,将乡村振兴题材提到了崭新的高度上。

我觉得余艳自己的创作一直坚守在湖南这片土地上,也在开掘着那块地域的文化。《杨开慧》《守望初心》都是湖南题材,让本地作家来写本地题材是一个非常高妙的创作行动。像我这个浙江人到清溪村待一年可能也不会有太大收获,因为我不了解那里的风土人情,连话都听不懂,进行文学表述的时候肯定不会像余艳这样如鱼得水。

该书最大的亮点是作者用细腻绵密的笔法、丰沛真诚的情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清晰且生机勃勃的农村画卷,“智慧农业+数字乡村”在书中得到了充分的生机活现的展示,“互联网+”给山村带来的巨变很多都是颠覆性的。原来印象中江苏、广东等地的新乡村建设会更快一点,看了余艳这部作品,湖南农村的巨变给了我一种震撼。清溪村是样板,也是中国乡村的“明天”。周立波当年憧憬的目标是让农民解决温饱问题、过上幸福生活,他在作品中用“骨头在滴血”这种极致语言描述人们想摆脱贫困、实现富裕的渴望。

不忘初心、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目标,是永远不变的。《新山乡巨变》中有一位扶贫干部蔡小鹏说,你们作家写书要学周立波,我们扶贫干部也要学周立波。周立波让我们想到柳青、路遥,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既是他们那一代作家的追求,也是我们这一代作家的坚守。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永远不会过时。余艳深入生活的态度是值得赞扬的,所以书中写了几十个人物,用了大量的细节,作家用自己的目光注视着清溪村、用自己的脚走出了一部“人民写作”。两年多的时间,作者流下了辛勤的汗水,写出了这部不可多得的作品。

(作者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原常务副会长)

2022-05-18 □黄传会 1 1 文艺报 content64837.html 1 一部生机勃勃的农村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