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李季百年诞辰纪念专题

我的父亲李季

□李江夏

父亲在成为作家之前是一位八路军战士。1938年,不满16岁的少年李季,只身一人,从唐河穿越兵荒马乱的豫西北大地,经西安八路军办事处介绍,入洛川抗大一分校学习。1940年,李季调任八路军总部特务团任三营指导员。同年参加“百团大战”。1942年,日军华北方面最高司令长官冈村宁次指挥了对太行山八路军的“五月大扫荡”,李季参加了反“扫荡”战斗。在这次战斗中,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被炮弹击中,就倒在离李季不远处的草丛里。十几天后,李季带着十几名同志突出了包围圈。

20世纪40年代父亲写的小说《破晓》,50年代的长诗《杨高传》,60年代的长诗《向昆仑》、短篇小说《马兰》,一直到70年代他为石油工业写下的最后一首长诗《石油万里从军行》,都有他对军旅生活的怀念,可以说军人情怀贯穿在他一生的作品之中。

父亲一生大致做了三件事情。

第一、从1943年开始,他在陕甘宁边区工作期间,利用业余时间收集、整理信天游,1945年底,他以信天游两行为一韵的格式写出了长篇叙事诗《王贵与李香香》。20世纪60年代初,他采用湖南“盘歌”和五句体民歌的形式创作了长篇叙事诗《菊花石》。他还计划晚年去广西、贵州、云南等地收集少数民族的民歌。

第二、父亲响应党的号召,深入第一线生活,1952年底举家迁往玉门油矿。两年的油矿工作和生活,他走遍了钻井队、采油队、地质队和炼油厂,使自己真正成为一个石油人,为他日后的创作奠定了生活基础。

第三、父亲一生的文学生涯中,很大一部分时间,是从事文学期刊的编辑和文学组织工作。从20世纪40年代他任三边报社社长,50年代他创办并主编《长江文艺》,70年代主编《诗刊》和《人民文学》。新中国成立以后,父亲成为专业作家,直至他去世前的几十年时间里,他在编辑工作异常繁忙的情况下,仍然坚持业余写作。他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文学工作者,践行了为他人作嫁衣裳的誓言。在文学组织工作方面,父亲多年来联络各国的作家,促进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和了解。特别是在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国文坛百废待兴,他不顾病痛,投入极其繁杂的文学组织工作中。

父亲57年短暂的一生是充实的。正如他自己所说:“我已经竭尽我的全部才能,全部热情,写了,唱了。我没有虚度年华。我没有为那些微不足道的成就所陶醉,也没有在学习和实践的道路上,故意放慢脚步。”这就是我们的父亲——李季。

2022-09-28 □李江夏 1 1 文艺报 content66765.html 1 我的父亲李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