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影视

以美育人和以文化人的典范之作

————评《中外优秀电影美育鉴赏教程(1930—2022)》 □马 瑶

一百多年前,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提出了美感教育理念,肯定了美育具有提升人的审美趣味、陶冶情操的巨大作用,强调了普及美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一理念的内涵,时至今日依然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那么,如何实践美育,就成为落实理念的重中之重。电影艺术自问世初期就展示出让“文化从抽象精神走向可见人体”的可能性,在肩负艺术滋养和道德教化的使命中成为美育实践的重要途径之一。让美被感知,而后引人反思和触动,进而形成理性判断,最终指引人获得精神层面的收获与成长,这既是美育实践的过程,也是近期出版的由薛晋文教授主编的《中外优秀电影美育鉴赏教程(1930—2022)》(以下简称《教程》)所遵循的撰写理念。《教程》作为为新时代青少年美育素养提升准备的普及性读物,着眼于青少年美感教育和审美能力建设,努力实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这不仅是百年美育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最新体现,也是新时代美育实践从感性体验到理性反思的新实践和新收获。

《教程》在充分考量青少年认知接受能力的基础上,遴选出近百年内50部极具代表性的中外优秀电影作品。为最大限度贴近受众群体的阅读欣赏习惯,组织一批“80后”“90后”科班出身的青年学人以全新视角对作品进行解读赏析。所选影片起笔于20世纪30年代一批极具民族风格的经典老电影,串联了新中国成立前、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后、新时代前期直至当下的各阶段的优秀电影作品,在关注国产影片的同时辅以若干国外经典电影,较为全面地再现了中外电影艺术创作进程中各个阶段的典范之作。在类型风格的选择上亦追求多样性,既包括战争片、喜剧片等各类式的作品,又涵盖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等各流派的创作,既纳入高投入大制作的商业大片,又未遗忘淡雅纯粹的小众文艺之作。

作为综合性艺术形式的代表,电影以其独有的光影之态、视听之辞,形象且直观地带领青少年打开了审美世界的大门。《教程》遵从电影的艺术和技术特性,从声画呈现、人物形象塑造、叙事技巧表达等多个维度对电影作品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帮助青少年在观影、品影、思影过程中生动直接地感受电影的艺术美、形式美和创新美,拓宽了他们的媒介视野,提高了其对艺术和美的欣赏力、感知力,并进一步培养了创新思维。与此同时,《教程》还着力于对电影主题思想层面的阐释,以电影勾勒的时代图景和精神风貌、传达的理想信念和价值选择唤起青少年读者的精神共鸣。通过在每一章结尾处设定课程思政思考题的方式,启发读者联想,深化对作品要旨的认知,引领他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和人生观,进而激发他们对人生、学业、事业的激情,实现更有价值、更有高度、更有境界的人生目标,从而助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地生根。

青少年群体情感丰富、个性活泼、好奇心强,电影的娱乐特质既契合这一群体的心智品性,又与美育“寓教于乐”的特点相辅相成。《教程》秉承“影以资政”“影以明德”“影以化人”的审美理念,充分挖掘电影艺术的美育实践功能,并顺应青少年自由发展的天性,真正实现了在快乐阅读中学习,在自由审美中领悟,强化了青少年的“精神成长”和“社会人格”教育,为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新时代人才添砖加瓦。

高尔基曾在他的《文学书简》中说,“艺术的精神就是力求用词句、色彩、声音把心中所有美好的东西,把人身上所有最珍贵的东西——高尚的、自豪的、优美的东西都体现出来”。《教程》的编写便与之不谋而合。它关注电影之美,并让这种美被感知、被理解、被实践,这一过程是发现美、探寻美的过程,也是美感教育从萌芽走向成熟的过程。

(作者系太原师范学院美术与影视学院讲师)

2022-12-12 ————评《中外优秀电影美育鉴赏教程(1930—2022)》 □马 瑶 1 1 文艺报 content67864.html 1 以美育人和以文化人的典范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