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网络文学

以青春风采展现追求理想之路

——从“青春中国梦”评选看网络剧的创作走向 □李跃森

《在你的冬夜里闪耀》剧照

在日前举行的北京市广播电视局2023年“青春中国梦”网络视听精品创作项目征集评选活动启动仪式上,主办方对2022年“青春中国梦”网络视听精品创作项目入选作品进行了表彰。这些作品包括网络剧《青春正好》《在你的冬夜里闪耀》《南洋英雄》《追光》,网络电影《黑鹰少年》《浴血无名川之奔袭》《排爆手》《特级英雄黄继光》《抬头见喜》《以青春之名》《老师来了!》,网络微短剧《反诈风暴》《我是名角儿》《麻辣律师团》《新来那小子》《花开烂漫时》,网络纪录片《这十年·幸福中国》《我的时代和我3》,网络综艺节目《登场了!北京中轴线》《一年一度喜剧大赛2》等。

此次活动由北京市广播电视局主办,北京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承办,邀请了北京30余家头部制作机构支持参与,设立了由行业资深专家学者、知名创作人组成的“专家顾问团”,以及由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芒果TV等9家全国重点网络视听平台组成的“播出助力团”,共同为入选项目提供专业化指导和全方位支持。自项目启动以来,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在选题策划、创作传播、协调扶持等方面发挥资源优势,为项目建言献策,持续营造了精品创作的良好环境。

“青春中国梦”评选活动是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在新的时代环境下坚持守正创新、建设网络视听文化高地的积极探索,是视听艺术领域精品创作方面一次具有开创性、引领性、启迪性的成功尝试。这项活动打通了管理、创作、生产、传播的各个环节,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通过扶持引导优化市场资源配置,激励创作者奉献出一批捕捉时代脉动、展现时代风貌、引领时代风尚的优秀作品,以青春风采展现追求理想之路,以青春表达开掘拼搏奋斗的精神内涵,当之无愧地成为一个时期内网络视听艺术创作的指示灯、文娱市场的风向标。

2022年入选“青春中国梦”的网络剧题材广泛、风格多样,从不同角度展现了新时代的精神剪影。它们或描绘国家建设的辉煌成就,或揭示青年人的积极进取精神,或表现普通百姓的纯真情感,其中有创造的激情和梦想,也有平凡日子里不期而遇的美好。《青春正好》讲述乡村振兴背景下,一群怀揣梦想在都市打拼的年轻人历经世事变迁之后,在各种机缘下来到绿野山区创业,将青春的活力与现代经营理念注入乡村建设的故事,把当代青年创业的理想融入时代潮流之中。《在你的冬夜里闪耀》讲述来自长白山小镇的郑达前意外与平行时空中的自己置换三个月的时间。三个月里,郑达前用自己的方式修补了父母之间破裂的关系,寻回了家庭的温暖,续写了一段遗失的友情与爱情。作品用奇幻手法表达了对美好情感和美丽人生的追求,用积极的方式探讨人生的伤痛和遗憾,给予观众重新审视生活的信心。《南洋英雄》取材于南洋华侨机工队的真实事迹,讲述抗日战争时期以洪氏父子为代表的海外侨胞投身中华民族解放事业,与祖国人民并肩战斗的经历和家族的坎坷命运,从新加坡华人不甘屈辱的反抗精神中探寻人类共同价值。《追光》讲述宋志明和张伟强加入打破西方对特高压技术垄断的追光小组,几经周折与磨难,带领团队不断完成看似各种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围绕年轻一代电力人的成长,挖掘将中国制造推上世界巅峰背后的精神力量。几部作品的共同之处是创作者努力在对社会发展趋势的把握中寄寓现实关怀,从普通人的凡俗生活中汲取引领民族前行的精神力量。这些入选作品不仅给其他创作者带来有益的启示,而且从中可以看出未来一段时间网络剧发展的趋势。

趋势之一是创作者自觉追求在作品中以生动可感的方式弘扬时代精神、传播主流价值观。此次入选“青春中国梦”的网络剧与同期的电视剧在题材选择和主题开掘上具有很高的重合度。这些作品直面全新的互联网语境,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传达百姓心声,在描绘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同时,体现了坚守信念、坚守梦想的勇气,有力扭转了前些年网络剧野蛮生长时期出现的回避现实、单纯追求娱乐的倾向,将积极的价值追求作为创作的核心要素。

趋势之二是创作者自觉追求一种当代化的现实主义精神。此次入选“青春中国梦”的网络剧厘正了以往广泛存在的“轻”“浅”“浮”现象,摒弃碎片化的现实观,转而追求思想锐度和生活质感,除了强化对环境、细节的真实描绘外,更加注重把握人性,更加注重描绘人的成长性,更加注重表现人的全面发展,在艺术表达上则追求辨识度、话题性和代入感,重视互动性和沉浸感,将现实主义理念以一种富有人文内涵的方式呈现出来。

趋势之三是创作者自觉追求多元化的风格、样式。此次入选“青春中国梦”的网络剧改变了过去主要靠甜宠、虐恋、玄幻等极端元素吸引眼球的状况,注重追求积极的人生目标和健康的格调。创作者扬弃了离奇、悬浮成分,采用一种具有现实感的方式来表现浪漫、奇幻内容,弥合现实生活与超现实体验之间的沟壑,为视听艺术风格、样式的拓展提供了新鲜的经验。

网络剧是当下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形式之一,作为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理应出现引领时代的标志性作品。但实事求是地讲,对于中国社会正在发生的深刻变革,网络剧反映得远远不够充分,真正无愧于时代、得到观众认同的作品还比较稀缺,还没有形成佳作迭出的局面。究其原因,是仍然存在一些阻碍创作取得突破的痼疾。

真实性欠缺是当前网络剧创作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在当今这样一个科技加速、社会变迁加速、生活节奏加速的环境下,求新求变是创作者首选的应对策略,但不管潮流和风尚如何变化,真实性是判断一部文艺作品好坏最基本的标准。毋庸讳言,当下有一些网络剧脱离生活、闭门造车、悬浮气息严重,或只重颜值、不重品质,或将生活游戏化、套路化,特别是一些都市情感类作品,用标签代替人物,热衷于展示光鲜亮丽的生活场景,明显偏离了生活真实。有一些创作者在经济利益驱使下,迎合一部分观众不健康的欣赏趣味,传达不正确的价值观,比如用物质财富的多少来衡量人生价值,把成长等同于人性的扭曲。有一些作品虽然主题、立意很好,创作者试图透过人物表现时代的焦点和方向,但生活积累不足,又用力过猛,存在明显的理想化、概念化色彩。

当然,追求真实不是跟在现实后面亦步亦趋。现实中总会有喧哗和噪音,有一些难以把握甚至难以理解的东西,这就需要艺术家敏锐地观察生活,睿智地分析生活,写出自己独特而深切的生命体验。观众真正喜欢的,是那些反映跟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作品。就现实题材创作而言,只有真正发掘出老百姓感受最深、在生活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并且站在时代的高度进行提炼,用艺术的方式加以呈现,才能恰切地把握住公众的兴奋点。

题材范围狭窄是网络剧创作中另一个突出问题。一个是题材的不均衡,比如过度集中于都市情感、青春校园、历史传奇、穿越玄幻这几个热门题材。另一个是题材开掘的深度不够,或开掘的方向存在偏差,这在现实题材方面尤其明显,比如热衷于表现人性的丑恶和社会的阴暗,将人物的负面行为完全归咎于社会环境,甚至想方设法为犯罪分子开脱。

同质化是网络剧创作中又一个突出问题。解决同质化问题有两个途径,一是增强原创性,二是提升专业精神。原创性不仅需要想象力,而且需要对生命的悲悯、对人性的洞察。这就需要艺术家把身段放低,把眼光放平,像前辈艺术家周立波、赵树理、柳青、路遥那样,真正倾听人民声音,反映人民诉求,把人民的喜怒哀乐、苦辣酸甜化为自己的生命体验。此外,艺术家还需要有对生活的独到发现,有了独到的发现,作品才会有独特的魅力。所谓专业精神就是写什么要像什么,这不仅仅是个技巧问题。无论如何,一部作品能不能受到观众欢迎,最终还是要回到创作本身,就看能不能写出具有独创性的好故事,能不能探寻到人性的深度,能不能创造出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

文艺作品与其他产品的根本不同,在于它要触及人的灵魂,提升人的境界。一部好作品要有现实关切,也要有终极关怀;要有拥抱时代的激情,也要有直面生活的冷峻,深刻揭示人们面对苦难、追求幸福过程中向善向上的力量。中国古代讲“文以载道”,这个“道”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有生命的“道”,是天人合一的“道”。这不仅是一种审美理想,而且是人生境界与艺术境界的合一。

(作者系《中国电视》执行主编、高级编辑)

2023-05-26 ——从“青春中国梦”评选看网络剧的创作走向 □李跃森 1 1 文艺报 content70170.html 1 以青春风采展现追求理想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