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艺术

寻找自己的天空

——看第二届中国校园戏剧节普通组演出

□刘彦君

《小巷总理》剧照

11月9日至18日,以“青春校园,理想人生”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校园戏剧节在上海举行。新一代大学生们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带着青年人特有的生机与活力,在此期间犹如似锦的繁花竞相开放,引起了观众们强烈的情感共鸣。

鲜活而生动的情节设计中,寄托着他们一个又一个的生活故事。我们跟随着《共同的生日》中的电影“蒙太奇“镜头,体验到了同学们在4年中的歌哭与笑闹。老师不再像中学那样手把手地教课,教学方式也从温室栽培一下子过渡到了田野散养;分专业学习过程中的优势和劣势,各科成绩的起伏不定,竞选学生会干部和班长时的成功与失败,甚至初恋感情的甜蜜与青涩,都在我们面前一一展现。我们也因此而认识了《我和你在一起》中靠收旧书、卖废品来勤工俭学、完成学业,并赢得普遍敬重的陈退耕,认识了在校园里实施“英雄救美”计策时惊慌失措,却一直在“寻找我心中的红雨伞”的鲁阳,认识了《小巷总理》中“下基层,进社区”,到居委会去实习时,帮助叔叔阿姨们防霉防潮、防火防盗,协调2号楼屋顶维修,甚至给一对“黄昏恋人”当红娘的大学生杨小过。

《古城天空》讲述了一位在吉林农业大学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在城市找工作时遭受了人情世故的挫折,转而到农村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最终带领当地农民走上共同致富道路,从而实现人生价值和梦想追求的故事。《支教的老师来了》呈现的是新疆师范大学学生到边疆支教的真人真事,展示了我国教育领域这一新制度下的新生活和新体验。我们欣喜地看到,那些从来没有走出过大山的孩子们,在这些大学生老师们的帮助下开阔了眼界,接触到了现代文明社会的熏陶,而对这些大学生老师们来说,意义似乎更加重大。他们不仅由此接触到了中国社会最基层的生活状态,而且还被边疆孩子和家长们的热情和真诚所感动,由此对自己的人生意义和人生道路进行了重新选择、重新设定。丰富的细节、生动的对话,以及贴近学校日常生活的这些纠葛吸引并感动着我们,让人会心,让人联想,让人情不自禁地将剧中的情景与我们的现实体验融合在一起。

从这些演出中,我们欣赏到的不仅仅是故事,还有这些“90后”们在这个充满诱惑和压力、充满过多的关爱和期待、充满太多选择和太少自由的世界里所感受到的快乐、痛苦、迷惘和呻吟,我们终于听到了那曾经被关在宿舍房门的后面、被锁在日记本中的心声。对生活中的好与坏,成功与失败,他们有着自己的判断标准。他们热爱自己的学校,对话中时时以“农大人”、“交大人”、“师大人”自居——充满着这一代人的自信与自豪。他们赞赏那种“第一个当班长,第一个入党,找校花做女朋友”的人生理想,却不赞同那种剽窃他人作品,开展不正当竞争的获取手段。

历史按照他们这一代人的理解和理想被进行了新的诠释:《赵氏孤儿》的出身由贵胄变成了平民,而程婴救助赵氏孤儿的动机也由秉承忠义改为出自一个父亲、一个医生对一个无辜者的恻隐之心。在《重庆往事 红色恋人》中,他们更看重的是在20世纪40年代白色恐怖和监狱生涯的背景下,重庆沙磁区学运特支书记刘国公式和原重庆大学医学系学生曾紫霞那浪漫爱情的发生、发展和实现的过程。而在现实生活中,他们更加注重的却是自身精神的成长。当这些怀里抱着玩具熊,睡觉啃着小枕头的孩子们,在“漫天飞土”的条件下若无其事地挥舞着稚嫩的双臂架炉子、煮白菜、做手抓饭的时候,当他们手舞足蹈地努力消除着少数民族少年和他们之间语言隔膜的时候,当他们用还不是很老到的口吻背书般地表述着他们对这个世界的感受——诸如“一个人的力量也许改变不了世界,但却能改变自己”, “在我这个年纪,不为理想拼一次,我会后悔一辈子”,“我的未来我自己选择”,“每一次出发都带着坚强”的时候,我们看到了年轻人的理想在现实间的闪光,我们感到了在中国文化最为开放和多元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这一群体那没有受到污染的心灵和境界。

作为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这一届校园戏剧节的参与者们在阐述他们的人文精神和艺术理念的同时,也关注着当代戏剧语汇的传递方式和意义表达。他们的“业余”表演,由于远离了“规则”的框范和限制,显得更加自由,更加奔放,从而也更加具有张力。相声剧《交大这些事》的演出让我们同时感受到了相声和戏剧两种艺术形式胶合在一起时的特殊魅力。《古城天空》中对于二人转的夸张动作和语言的借鉴,丰富了这部作品的表现手段和表现风格。《从心开始》中的慢动作、快动作、倒带、倒叙、雕塑造型、口技音响等艺术形式的有机整合与调剂,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而“散伙饭指定餐厅”的“老板”则把广告分发到了观众席上。学生顾客从剧场的四面八方走上舞台的餐厅,母子、恋人间的矛盾和冲突在观众席的后排角落里发生着变化,生日蛋糕被当众一块块切开,并送到了舞台下的观众手里。京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那四四方方、规规整整的几把椅子和几张桌子,一会儿是柜子,一会儿是墓碑,一会儿又成了棺材。“摞在一起是朱丽叶眺望罗密欧的围栏,搭在一块儿就成了有情人相会的鹊桥”,这些对于艺术形式、观演关系以及舞台时空的处理,自由而灵活,充满了创造力和想象力。

表演中最动人的应该是创作者们对于那些人物语言和戏剧动作的设计了。日常生活中的,诗词歌赋中的,甚至一些在网络上常用的语汇,都被直接搬上了舞台,可谓“语不惊人死不休”。“小狗发芽了,小猫生蛋了”,“风在刮,雨在下,我在等你回电话”,“恋爱,只是我的一种娱乐方式”,“你是那么可爱,在这个并不那么可爱的世界上”,“机会是书本里读不出来的”,“为了理想而闯荡,每颗心都向往远方”等等。或诙谐,或夸张,或是压韵的诗句,或是直率的独白,都给人留下了玩味、回想的余地。而《支教的老师来了》中多次运用了新疆维吾尔族的风情舞蹈,《古城天空》中贯穿始终的夸张的雕塑式造型,以及《交大这些事》中对于那个 “从上海交大到西安交大”的年轻人喜欢一边吟诵“天涯何处无芳草”,一边作出双手上举的习惯性动作的形体设计,应该说都是颇具匠心的。

2010-11-26 □刘彦君 ——看第二届中国校园戏剧节普通组演出 1 1 文艺报 content18970.html 1 寻找自己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