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雨纯、郭洪义的《天地男儿——南岭村纪事》,是2000年出版的长篇报告文学。但10多年之后再次重读,仍令人为之激动,让人感到振奋,在于两位作者带着充沛的激情,以纪实性与文学性相结合的灵动文笔,以带头人张伟基的人生追求为主干,为人们再现了一个小乡村20年巨变的鲜活历程。就这部作品而言,虽然文字比较直白,写法也偏于直叙,一切都中规中矩,但因两位作者秉持着以人为本的理念,突出了人物命运的转承,并以此来展开作品的主题阐述与故事叙述,作品描绘人的身影的跃动,人的情感的流动,人的精神的成长,充满了一种可触可感的内在魅力。
在南岭村改天换地的变革过程中,张伟基无疑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关键人物。他在任队长、村长、支部书记、总支书记的不同岗位,正对应着60年代末、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的几个不同时期。正是他的审时度势、心系乡土,才使因贫穷难以留人的南岭村有了依靠自己的力量改变面貌的起始。由于他的力排众议、与时俱进,昔日又脏又乱的“鸡屎围”,才变身为拥有各种产业、集体走向富裕的新农村。这种变化,当然不是一蹴而就的,其间,包含了激烈的斗争与艰苦的奋斗,这一切都系连于张伟基的遭际与追求:不断被责难,被质疑,而他却无所畏惧,迎难而上,经由一步步的改革和一个个的成功,使理想变为现实,也使批评变为赞叹。人们十分清楚地看到,张伟基的人生选择与个人命运,实际上是与南岭村人的集体选择、共同命运紧紧地连结在一起的,作品由此也揭示了在这个乡村巨变的故事里深蕴的一个道理,那就是人的因素的重要作用。而人的因素,既包括带头人自己的率先垂范的引领,更包括带头人与普通人之间的心心相连与息息相通,从而使世运、时运与人运得以内在地勾连,取得密切的互动,这是一切改革事业得以成功的关键点与落脚点。
由《天地男儿——南岭村纪事》说开来,我觉得这种着眼于人的因素、人的作用和人的命运的理念,既显示了两位作者写作这部作品时的文学个性,也代表了深圳、广东作家在改革开放题材纪实文学写作中的艺术共性。这就是说,在改革开放与以人为本的内在关系上,广东作家普遍都有着深刻的认识与内在的把握,钟情于改革开放的背后,是关切人的命运的新变,歌赞人的幸福的实现。这样一个既重时运,又重人本的文学理念与创作激情,无疑正是广东改革开放题材的纪实文学又多又好的一个根本原因。
我很欣赏广东的改革题材纪实文学作品,更希望已经形成自己鲜明风格与特色的广东纪实文学写作,在题材上能有新的拓展,再找新的亮点,同时多推新人,多出新作,接好文脉与人脉,再创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