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徐 健) 30年前,一部由鲁迅原著改编的歌剧《伤逝》曾轰动一时;30年后,由厦门工学院郑小瑛歌剧艺术中心改编的经典歌剧《伤逝》校园版——《紫藤花》将以全新面貌于9月22日至25日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上演。
歌剧《伤逝》取材于鲁迅的同名短篇小说,以涓生和子君的爱情为主线,深刻细致地刻画了两个在新思潮影响下敢于向封建礼教抗争的进步青年形象,同时也揭示了旧社会知识分子自身的弱点。1981年,为了纪念鲁迅诞辰100周年,词作家韩伟、王泉将小说改编为剧本,并由人民音乐家施光南谱曲,演出在当年获得了巨大反响。其中《紫藤花》《一抹夕阳》《风萧瑟》等唱段,早已成为我国民族歌剧的代表曲目而广为流传。今年适逢鲁迅诞辰130周年,《紫藤花》艺术总监郑小瑛表示,“一方面,我们希望能以歌剧的形式带领观众重温鲁迅的经典文学,以此向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致敬;另一方面,《伤逝》中对爱情的思考仍旧能够呼应时下的社会现实,对现代人具有借鉴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复排版歌剧对原作进行了精心的提炼,并赋予了新的结局。原本长达两小时的歌剧,被删节到一个半小时以内。故事结尾更是变为了开放性的结局,对涓生和子君的故事进行了新的演绎。同时,舞台风格也进行了大胆的创新,既有民族戏曲两椅一桌的写意风格,又在演员的表演中融入了优美的肢体动作,呈现出一派现代自然的简约风格,更加贴近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