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书香中国

热爱乡村土地上的所有气息

□梁鸿鹰

作家和自己脚下土地的关系,往往是会决定写作的质地的。贾大山若不植根于自己的土地,想必是不会获得经久的价值的吧。这是一个将生命融进了乡村一草一木的作家,他当过知青,但从没有怨悔。他贪婪地吮吸着农村这个广阔天地里散发的所有气息,他已经把自己消失在了众多老乡当中,变成了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他自己停留、生活过的乡村、集镇是那样让他魂牵梦绕,西头的老王,东头的老李,仿佛一时一刻都没有离开过他。老乡们的生活就是他自己的生活,他们的欢乐与忧愁与他自己的是可以同构的。因此,他所描绘出的一切,构成了乡村社会生活的一部微型百科。而位于这个微型百科核心的,是中国老百姓观察世界、待人接物、举手投足、言语话语的独特方式,是他们在处理各种关系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善意、从容、旷达。

他笔下没有大人物,都是在土里刨食,在生活的夹缝中讨生计的普通人,只有他们散落在乡村市镇、集市小巷,才构成了属于乡村的五行八作、三教九流、风情民俗,才有了属于这方土地的人气。他们有的只是在集市里的小角落里谋得了放一只小板凳的地方,有的只是靠给人挑水过活,但他们的手艺、操守成为他们生活的可靠尊严。无论是卖小吃的、掌鞋的、倒腾杂货的,还是做豆汁的,在他眼里都是有着同样重要意义的人,他们固然非常卑微,但他们对乡村秩序的黏合、对人伦构成的咬合作用是伟大的,他们依然有自己的小乐趣、小癖好、小喜剧、小悲欢,他们以自己的口音、体温、言谈、微笑维系着中国人千百年来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期待,靠着一个个小手艺、小世故、小讲究、小温情把人们紧紧吸引和凝聚在可爱亦复可亲的土地上,让街坊们有说不完的话、吐不完的辛酸。豆汁也好,糖葫芦也罢,烧饼也好,老豆腐脑儿也罢,说到底都是乡情和乡愁所在,都是温情、人情所系。他写的都是那些老了以后可以反复回味的场景,记录的是游子离家之后不时涌上心头的情愫。虽然他的作品里有不少带着当时浓厚政治色彩的东西,但是时过境迁,“政治”失效了,但家园感、乡愁意识、民俗风情留了下来——依然淳厚、动人、栩栩如生。

作家爱不爱自己笔下的人物,读者一眼就能看得出来,作家了解不了解所写的人物,同样难以伪装。贾大山写的东西篇幅都不大,他大概知道,自己的读者是劳动者,是忙生计的人,他们不会有大块大块的时间。他知道自己所面对这些读者的耐心有多少,他不想给读者增添负担,不想在自己的作品当中有生字,也不想格外描写人物的心理,怕这样会让读者失去阅读的耐心。他想通过人物的行动、语言去传达一切。他知道,要抓住这些读者,就得讲故事、写人物、有气氛。他写的人物首先是美的、是善的。他们可能倔强、较真、爽朗、笨拙、透亮、粗犷、胆大、莽撞,好多人有着落后得可笑的思想观念,看问题眼光很陈旧,但是他们不丑恶,他们不会给人使绊子,他笔下人物的心灵总是善良的、透亮的。其次他笔下的人物也是“小”的、谦卑的。“小”主要指很普通、很卑微、很不起眼,他们生活在庄稼地里,劳作在田埂上,有人偶尔胆怯地在集镇当中露上一小脸,有人却因为有一些小怪癖而给人留下了话柄——比如邮票一张一张给人卖,别人剩下的四环素他也要吃到肚子里,比如“口说知足常乐,心想高人一等”,但他们都是劳动者,有的愿意抛头露面,有的总是甘居人后。他们总是脚下有泥、脸上有土、身上有汗,辛勤的劳作磨损不掉他们对人的善意。他们有这样那样的毛病,性格并不完善,处境各不相同,就是这样一些人,紧贴着大地,接受了生活赋予他们的一切,却以自己的方式传递着善意,播撒着谦恭,他们按照先辈们的老理儿去处理事情,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对待他人,素朴地传递着做人的道理,传递着中国人的大爱大美。

他所有的作品都能给所有人看,老少妇孺、人人皆宜,而不是这篇能给知识分子看,那篇只适于乡下人看,他的作品有文化和没文化的人都能接受和叫好。他心里边明确的读者就是中国老百姓,他的作品有浓浓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他从人物塑造入手,注重写好故事,发挥汉语优势。揣摩老百姓的接受喜好、审美方式,是他构思作品的重要出发点。他作品里那些诙谐、幽默的调子和底色,实际上是从老乡抵抗日常平庸的乐观机智态度中来的,他们善于解嘲艰苦的生活,心胸旷达。从他的整个作品中,看不出世间的龌龊,看不出人与人关系有多复杂,意识不到活在世上需要相互较劲,这正是源于作者的旷达、智慧与善意——须知,善意是最容易传染的。

2015-01-28 □梁鸿鹰 1 1 文艺报 content15849.html 1 热爱乡村土地上的所有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