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作家的品格,决定于他的生活阅历和人格修养,而作家品格,决定了这个作家文字的品格和风貌,所以古人云:文如其人。人品与文品之间,作家人格与文学品格之间一直存在着一种对位关系:从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作家的人格状况,可以品出这个作家是正直善良的还是道德失格的;同样,从一个作家的人格出发,我们才会对其文学作品做出更准确、更深入的阐释。
贾大山是一个磊落坦荡的人,也是一个嫉恶如仇的人。他宅心仁厚,但在原则与道义问题上,是一个绝对讲原则的人。这样的人,这样的作家,写出的作品,所提供给我们的价值观,是可信的,我们信赖这个人,所以我们相信其文与人一以贯之的精神。这样的作家写出的作品,不仅对于我们读者个人有益,对于民族精神的建设更是有价值的。
贾大山的作品,从数量上讲并不算多。由河北出版传媒集团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贾大山文学作品全集》,分上下两卷,共65万字。但一个写作数量不多,且英年早逝的作家,为什么在离开了我们这么多年之后,他的文学仍让我们怀念,他的人格仍令我们敬佩?其原因就在于,他是一个言行一致、人文合一的作家,他对于善与恶的界限,对于坚守道义与丧失人格的区分,在他的文字里是那么泾渭分明。这一点,贾大山为我们作出了榜样。
短篇小说《取经》,发表于1977年《河北文学》,当年被《人民文学》转载,并获得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小说描写的是“文革”结束之后农村建设的场景。小说除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形式之外,令人震动的是它所表达的思想。在小说中,王清智反思,今天咱向李庄取的经,正是去年李庄向咱取的经,人家坚持的,正是我们扔掉的。这是什么原因呢?“四人帮”干扰破坏是主要原因。可是,李庄不是处在同样的干扰破坏之下吗?在小说的结尾,老王说:“要学参天白杨树,不做墙头毛毛草”。白杨树与毛毛草之喻,讲的就是人格。历史局限,固然是我们可以推托责任的外部原因,但人格精神的矮化是否也应在反思之列呢?这篇小说写于上世纪70年代,其时贾大山就以一个作家的敏感,体会到了“随风倒”的危害,而意在建设“参天白杨”式的国民文化人格。
这种人格建设的觉悟,来源于贾大山对于自我人格的要求,更来源于一个作家对于国家、对于民族的负责任的态度。《花市》写到的卖花姑娘,虽是一个娇小的女孩子,却蕴藏着极大的精神能量。小说围绕着购买一盆令箭荷花,在老大爷与年轻干部之间展开争议。年轻干部竟问老大爷是哪个村的,村支书是谁。乡下人望着年轻干部的脸色,劝老大爷将花让给年轻干部,但卖花姑娘“冷冷地盯着他”,并收10块钱将花卖给了老大爷。小说以精彩的对话,为我们呈现出了一个正直的女孩子。当那位企图仗势欺人的年轻干部用扇子指着女孩子时,女孩说:“我叫蒋小玉,南关的,我们支书叫蒋大河,还问我们治保主任是谁吗?”小说由此完成了一个聪慧、纯洁的女孩形象的刻画,而这种“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品质,不仅存在于中华文化传统之中,更是在现代化进程中应该予以继承和发扬光大的。小说发表于1981年,正值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人们积极投身于改革事业之时。改革,是为了全面实现现代化,不仅是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包含精神人格的提升和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的所在。
今天,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推进法治社会的建设。人的现代化,人格的建设,包含在我们的工作之中。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的讲话中强调作家的品德,我以为,总书记不仅要求作家必得是一个有正义心、有道德感的作家,而且要求我们的文学必得提供给社会、给民族一种“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化精神。要写出人物的筋骨、道德和温度,作者必须首先具备同样的品质。贾大山正是这样一个表里如一的作家,他的作品与他的人品互为印证。对于作家而言,只有具备了高尚的人格,才能写出具有高尚品德的文学,才能真正做到给人民代言,为人民服务。这一点,我以为,是作家贾大山留给我们的一份和他的作品同样重要的文化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