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世界文坛

多卷本《俄国文学通史》开题会在京举行

4月20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多卷本《俄国文学通史》开题会在北京举行。

“多卷本俄国文学通史”于2017年11月被批准立项,课题组成员包括刘文飞、汪介之、郑体武、王志耕、刘亚丁、林精华、于明清等多所高校的俄罗斯文学研究者。据刘文飞介绍,多卷本《俄国文学通史》的编写源于2015年末在北京举办的“俄国文学史的多语种书写”国际学术研讨会。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30余位俄国文学史研究者就世界各主要语种的俄国文学史书写的历史和现状、类型和风格等展开讨论。会后,几位中国学者决定联袂编纂一部多卷本《俄国文学通史》。

刘文飞介绍说,俄国文学在19、20世纪之交进入中国,此后二三十年间便出现了中国人自己撰写的俄国文学史,郑振铎的《俄国文学史略》(1924),瞿秋白、蒋光慈的《俄罗斯文学》(1927)等构成中国的俄国文学史研究的第一阶段。上世纪50年代,占据重要位置的俄苏文学史教科书是布罗茨基主编的三卷《俄国文学史》(蒋路、孙玮、刘辽逸译)和季莫菲耶夫主编的两卷本《苏联文学史》(叶水夫译)。到上世纪80年代,由中国学者编纂的俄国文学史著才陆续出现,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曹靖华主编的三卷本《俄苏文学史》和叶水夫主编的三卷本《苏联文学史》。此次编纂《俄国文学通史》,应该算中国的俄国文学史研究史上的第四个阶段。该课题组成员如今都处于人文学者治学的黄金时段,且大多具有俄国文学史著的编纂或翻译经验,先后出版了数十部俄国文学史著或论著,该书出版后,将成为中国有史以来篇幅最大的一部俄国文学史著。

在开题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吴元迈,中国文联民间艺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邱运华,俄罗斯文学研究者吴晓都、陈建华、张建华、吴泽霖、夏忠宪、李政文、黄玫、凌建侯、李志强、侯玮红、王丽丹、王宗琥等就该书编写过程当中的相关问题提出了建议和意见。专家们认为,多卷本《俄国文学史》的开题是中国俄国文学研究界一件可喜可贺的事,表明用中国学者的立场和态度关注外国文学史成为可能。大家认为,由中国学者撰写的俄国文学史应置于世界文学的创作语境下,在写作时注重运用西方文论的研究成果,同时还应特别体现出中国的俄罗斯文学研究成果。文学史的撰写要结合历史和科学的维度,并兼顾文学性、文化性、学术深度和教学上的广度。(世 文)

2018-05-04 1 1 文艺报 content17771.html 1 多卷本《俄国文学通史》开题会在京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