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而言,《养家之人》是我看过的2017年最动人的动画长片,比刚刚斩获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的《寻梦环游记》更胜一筹。
《养家之人》的故事发生在塔利班统治时期的阿富汗。影片先塑造了帕尔瓦娜这个牵动人心的阿富汗少女,再将她一把推入塔利班制造的命运迷宫中,整部影片就是在展示帕尔瓦娜寻找迷宫出口的漫长过程。如果说《寻梦环游记》是依靠精巧的编排和准确的节奏让人流泪,那么《养家之人》则是依靠故事对现实的坚决抵抗,以及孩子在现实与幻想之间的游走而令人动容。
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我像《养家之人》的创作者们一样,了解到很多骇人听闻的有关塔利班和阿富汗女性的故事,也了解到一部分同类题材的作品。《掀起面纱的少女》是一部实拍片,影片讲述了同样历史背景下阿富汗少女为了养家女扮男装、最后却被塔利班发现的故事。现实主义体现在电影的每一处细节中,残酷且令人窒息。与之相比,作为一部动画片,《养家之人》看似温和了许多:没有塔利班当街暴行的直击,也没有展现战争场面的残酷画面。然而,就像希区柯克的《精神病患者》一样,最令人心生恐惧的正是那不可见的未知——这种来自背后的寒意在片中的另一层空间具有明确的暗示:这是一个由帕尔瓦娜讲述的故事,一个关于民族的古老传说。一个勇敢的少年为了寻找被野兽夺走的种子,跨过千山万水,历经艰难。他时刻被不可见的“未知”追逐着,而这可怕的“未知”,正对应着影片现实部分中帕尔瓦娜的另一个劲敌。
片中的现实和传说故事部分穿插并行,像两条互不相干的河流,在影片铺陈发展的过程中齐头并进,最后汇聚在高潮时刻,一同迸发。如果我们将“不可见的未知”在现实部分中与塔利班男孩进行简单对应,对影片的阐释则显得过于简单了。塔利班男孩在影片前半部分一直充当反派,但他此时的作恶方式也不过就是在街头叫嚣,或是追着偷偷独自出行的女性扬鞭威慑。他做得最坏的一件事就是将帕尔瓦娜的父亲关进了监狱。然而在影片的中后半部分,战争的号角吹响,他被带向自己一直渴望的前线时,他表情中的惶恐与不安已经明确地指出了他所处的位置:并非帕尔瓦娜的真正对立面,而是与帕尔瓦娜境遇相同的受害者。“不可见的未知”在此后并未消失,而是一直在传说故事中尾随着少年,直到现实和传说故事在高潮处相会。
在这里,传说故事成为了现实故事的行动外化。在现实故事中,帕尔瓦娜前去解救被关押在监狱中的父亲,然而作为一个孩子,她并没有任何救助父亲的力量。她只能站在监狱门外焦急地等待。此时,帕尔瓦娜的内心活动成为高潮中重要的部分——帕尔瓦娜的焦急等待、好心人对父亲实施救助和传说故事中少年与大象交锋这三组画面进行平行剪辑,极大地加强了高潮部分的冲突感。在影片的最后,我们终于印证了猜测:传说故事中的少年,就是帕尔瓦娜早逝的哥哥。他与大象发生冲突时不断地大声重复着自己的故事:“我在街上玩耍,捡到了一个包裹。我打开包裹,发生了爆炸。然后我就什么都不知道了。”不断重复的残酷令人紧张不安,也令人深感绝望。
那么,影片真正的反派,那“不可见的未知”究竟是什么?在笔者看来,这是一种深深的无力感。这是一种在塔利班代表的混乱的秩序面前,人类强烈的求生欲望被一次次打压的挫败感。社会的动荡、制度的不公,演变为一种生存的无望。即使是懵懂而充满希望的孩子,也面临着冲破层层厚网却无法逃脱的命运。
所幸影片在最后还是给了我们一丝希望:帕尔瓦娜完成了那个在现实中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她将自己的父亲带回了家。然而日常生活依旧辛酸,与之相伴的只有前述那种无力感。即便如此——即使无力,即使生命终将消亡,即使文明不可避免地要被毁于一旦,也无法阻止人类在这些过程中的不懈奋斗。而这,就是我们存在的意义,就是我们用以对抗绝望的悲壮与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