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艺谭

专家学者点评话剧《苏东坡》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认为,话剧《苏东坡》文学基础好,舞台呈现高,思想上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路线保持高度一致,同近年来其他戏剧作品相比,尤其在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等“硬实力”上都更具竞争力。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濮存昕认为,在新时代,四川人艺在抓大题材、本土题材上表现非常成熟,以原创剧目带动院团年轻队伍建设的战略要坚持走下去。苏东坡是中国古贤第一人,历代中国知识分子心中都有自己追求的苏公情怀。感谢四川人艺让我们接近了一次苏东坡的生命,对我们今后的创作有很大的帮助。

中央戏剧学院原院长、戏剧教育家徐晓钟说,《苏东坡》舞台表现是一大创新,大量运用的戏曲与民间艺术假定性原则和“说书”叙述手段,配合非幻觉主义语汇,将“诗”的美完全解读出来,开创了新的舞台美学,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佳作。

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宋宝珍对剧目的艺术呈现给予肯定,认为《苏东坡》文学基础很好,舞台表现力很强,且剧目内容丰富,层面丰满,可以提供给观众方方面面解读的空间,通过话剧可以学习古贤人格精神,缅怀知识分子的人生追求。剧中采用的一些网络热词,既能引起年轻观众的共鸣,又能使戏剧语言更灵活。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副院长、剧作家冯俐认为,《苏东坡》具有巴蜀文化特质,是一部通向观众心灵深处的作品。在强调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今天,相信进行有针对性的打磨提升后,将成为中国话剧史上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的佳作。

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教授、古典文学教研室主任、中国苏轼研究会副会长冷成金和故宫博物院苏东坡研究学者、作家祝勇认为,话剧《苏东坡》把东坡的文化精神和北宋各阶段的变法、变革、政治斗争、文化生态等各方面客观准确呈现,张弛有度、波澜起伏。该剧不仅是一部很雅的话剧,更是苏轼题材文艺创作中一个很好的样板。

2018-07-27 1 1 文艺报 content27265.html 1 专家学者点评话剧《苏东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