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青年是文学的生力军。中国作协和各地作协长期以来都非常重视青年文学创作与青年作家队伍的建设,把发现、培养、团结、吸纳青年作家作为一项常抓不懈的重点工作。北京作协的青年文学工作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他们在青年作家的思想引领、创作引导、政策扶持、培训进修、后备人才培养等方面发力,使北京青年作家队伍呈现喜人的发展态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艺工作,对做好文艺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北京作协自觉把引导青年作家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到实处。近几年来,先后组织青年作家参加“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等学习培训教育活动10余次。2017年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后,北京作协举办了“第二届中国网络文学南北对话论坛”,组织青年网络作家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并向全国网络作家和网络文学业界人士发出“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的积极倡议。在今年4月举办的中青年作家文学创作高研班上,开班第一课就是“文艺要以反映时代精神为使命”,引导要求青年作家深入领会习近平文艺思想,自觉把艺术追求融入党和人民的文艺事业之中,做到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
北京作协下大力气抓好青年作家的建设培养工作,把握新形势下作协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在政策扶持、培训进修、创作采风、作品推介上着重向青年作家倾斜。北京作协加强对青年作家和网络作家的团结引导。2013年,北京作协相继成立了青年作家创作委员会和网络文学创作委员会,打造青年作家、网络文学作家创作交流的平台,并先后举办了各类培训班、高研班,还围绕“中国梦”主题,以“边境口岸行”、“一带一路”等为内容,组织青年作家、网络作家赴广西、吉林、福建、黑龙江等地进行采访创作。北京作协修订了合同制作家制度,着重向青年作家倾斜。“70后”、“80后”青年作家占北京作协合同制作家队伍的将近一半,他们为合同制作家队伍输入了新鲜血液,创作了一批有影响的文学作品,获得了鲁迅文学奖等多种奖项。同时,积极引导评论界关注青年作家作品,组织召开“80后”青年作家专题研讨会、网络文学研讨会。北京作协还不断拓宽青年作家的入会引进视野,及时发现和广泛团结青年作家。近年来,发展了22名在北京地区工作的中央单位和解放军、武警部队的中青年优秀作家、2名“北漂”优秀青年作家和2名海外华语中青年作家入会,壮大了北京青年作家队伍。这些人才引进机制的实施,打破地域、户籍、身份限制,不拘一格,增强了作家对北京作协的认同感、归属感,产生了良好的辐射效应。目前,北京作协已有45岁以下的青年会员200余人,其中“80后”作家近70人,其中的很多作家少年成名且极具创作潜力。可以说,这是一支朝气蓬勃、辛勤笔耕、充满希望、可以信赖、潜力巨大的青年作家队伍。
在抓好青年作家队伍和文学创作的同时,北京作协精心谋划青少年这一文学创作后备军培养的战略布局,采取及早选苗、跟踪培养等特殊措施,发现文学新秀,不断充实文学创作队伍。北京文联、北京作协、东方少年杂志社于2012年12月启动了“东方少年·中国梦”中小学生作文大赛活动,号召和鼓励广大青少年用新思想、新视角书写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美好梦想。迄今,“东方少年·中国梦”已举办了6届,累计逾几百万人次参加,社会影响和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为了更好地扶持文学新苗的成长,还于2013年3月成立了北京作协小作家分会,形成了以区县小作协和团体会员校为基础,以儿童文学作家牵手小会员为基本形式的一套可行机制。经过5年的发展,北京作协小作家分会现有会员312名,同时还有北京四中、北京潞河中学、北京八一学校、平谷五中、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北京小学、大兴三小等17所团体会员校。北京作协小作家分会建立了寒暑假定期培训机制,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学活动,激发了小作家们的创作热情。北京作协还于2016年10月成立了“北京市教师作家协会”,以教师创作来带动学生阅读和写作,点燃更多青少年心中的文学梦想,营造萌发文学新苗的良好文学生态。 (欣 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