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由北京大学教授李明滨、张冰编选,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典诗词论——谢列布里亚科夫汉学论集》一书出版发布会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举行。圣彼得堡大学东方系负责人、汉学家罗季奥诺夫主持发布会,他谈到,2004年,谢列布里亚科夫首次倡议举行了远东文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此后每两年召开一次。在第八届远东文学研究国际研讨会期间,举行《中国古典诗词论——谢列布里亚科夫汉学论集》一书出版发布会,是对谢列布里亚科夫诞辰90周年的最好纪念,促使我们继续他的事业。
发布会上,东方学家、圣彼得堡大学东方系杨松教授,圣彼得堡市俄中友协会长、汉学家斯托拉茹克(索佳威)教授、北京大学出版社外语部张冰主任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高度评价了谢列布里亚科夫的学术研究、翻译和汉语教学、中俄文学关系等诸方面开创性的杰出成就,认为该书的出版可喜可贺,让中国读者了解到这位天才学者的学术遗产。杨松和斯托拉茹克深情回顾了他们亲身经历的谢列布里亚科夫一件件鲜活、有趣的学术、生活往事,谢列布里亚科夫因为出色的研究,被誉为“俄罗斯的杜甫和孔夫子”。张冰回顾了该书的编选、翻译和出版过程,并向圣彼得堡大学图书馆、东方系等赠送了该书。谢列布里亚科夫的生前同事、好友、学生,以及来自俄罗斯国内外和中国参加远东文学国际研讨会的专家学者近百人参加了发布会。
Е.А.谢列布里亚科夫(1928—2013)是圣彼得堡大学东方系教授、著名汉学家,中国文学的教育家、翻译家和研究者。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特别是中国古典诗词翻译研究,在对中俄文学关系及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复杂的语言思想关系及其文学理论问题进行科学阐释等诸方面有着极高的造诣和世界影响,填补了俄罗斯宋词研究的空白。谢列布里亚科夫著述丰厚,相关成果130余项,其中包括《杜甫评传》(1958)、《陆游的生平与创作》(1973)、《中国10世纪的诗词》(1979)等5部专著;陆游的《入蜀记》(1968)、茅盾的《动摇》(1956)等译作。他还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俄罗斯汉学家,与中国的俄苏文学翻译界,特别是翻译家曹靖华有着长久的交往和深厚的友谊。
2003年,谢列布里亚科夫获得“圣彼得堡国立大学荣誉教授”称号;2007年9月,获得中国作协颁发的荣誉证书,表彰其在翻译、研究和传播中国文学方面所作出的突出贡献。三次获得国家勋章:“荣誉勋章”(1976)、“劳动红旗勋章”(1986)、“友谊勋章”(1999)。
《中国古典诗词论——谢列布里亚科夫汉学论集》一书主要包括谢列布里亚科夫的8篇论述,分别是“诗歌的权利与精神的自由”“陆游诗中的比喻”“范成大生平”“宋诗流派问题与理学家们的诗词”“儒家对《诗经》的诠释”“屈原与楚辞”“曹靖华教授的生平与创作道路”“果戈理在中国”以及谢列布里亚科夫著述目录等内容,首次向中国读者全面展示了谢列布里亚科夫的翻译研究成就。
《谢列布里亚科夫汉学论集》属于“俄罗斯汉学文库”系列作品之一。为了全面系统地呈现俄罗斯的汉学成就,近年来,在李明滨的主持下,北京大学出版社社开启的“俄罗斯汉学文库“项目,内容包括“俄罗斯汉学家论集、中国文化典籍等在俄罗斯的研究论著、汉学资料文献研究工具书”等等,总计30卷,属国内首成。该项目陆续问世后,俄罗斯科学院首席研究员罗曼诺夫曾在俄罗斯科学院《远东问题》杂志上撰文,称该项目是“中国学者系统研究俄罗斯汉学遗产的巨大创举”,“李明滨教授、他的学生和同事在俄罗斯汉学总体研究方面的努力,赢得了巨大的敬意和俄罗斯学术界的积极支持”。 (世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