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理论与争鸣

“文化自觉”与民间审美理论的重构

——评徐国源新著《美在民间——中国民间审美文化论纲》 □王海峰

如何从民间立场“看”民间文化?应该用怎样的知识话语来阐释“民众的美学”?又怎么从民间审美旨趣出发,欣赏和诠释民众创造的民间审美文化?概言之,我们该用怎样一套审美理论来讲述民间审美文化?这些无疑是民间文化研究的重要理论问题。回顾最近数十年来的大学教学和理论研究,不难发现,人们谈及“民间审美文化”,通常套用的是现代的、西方的、精英的美学话语,多数学者也习惯于从“雅”的“审美趣味”出发去讨论民间审美,而较少顾及两者之间的“非对称”和各种差异。鉴于上述问题,徐国源教授的新著《美在民间——中国民间审美文化论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5月版),试图从学理上构建具有本土性的民间审美基础理论。

作为一位30多年来专注于民间文化研究的学者,徐国源教授在深入乡村、社区进行民俗、民间文艺的田野调查和研究,悉心搜罗民间审美的案例和文本的基础上,通过自己不落言筌的阐释,让读者徜徉于对民间审美文化的“学术的理解”之中。作者指出:讨论民间审美问题,除了要撇开业已固化的“精英心态”和人们较为熟知的文人审美模式,还必须在学理上进行“空间性”转移,回归乡土文化的“本根”,进入到民间审美文化的生产、传播场域作出新的“验证”和解释,本书也正是沿着这条线索展开了作者的民间审美理论建构。

本书开篇讨论了两个问题:民众有没有审美能力。民间文化是否有审美价值?这是讨论民间审美文化首先要解决的“基础问题”,也是关系到把民间文化纳入美学范畴的合法性问题。作者指出:“审美能力是每个族群成员生活经验的一部分,并非是士大夫或知识精英的特权。”在此,作者结合大量鲜活的例证,引用杜威的“艺术即经验”,借以证明民众是有审美能力的,百姓也有自己的审美自觉和追求;而关于民间审美文化的价值评估,则要祛除精英文化的遮蔽,回到民间文化的源头——乡土生活场域进行具体考察。这一回答,既是对历来存在的轻视民间文化“偏见”的回应,也从本体上重新确证了民间文化的审美价值。

传统民间社会的日常生活内容看似庸常琐碎,无非劳作、饮食、交往等,似乎谈不上审美意义,但换一个视角,将“空间”(场域)理论赋予其中去重新考察,民间的日常生活也就显露出了它的“人性”和“诗性”的价值。《美在民间》一书,一方面强调民间审美“吾乡吾民” 的主体性,提出要“站在民间主体立场,从民间文艺的本体出发,才能去体味和发现具有审美意义的‘民间趣味’”;另一方面,彰显民间审美的“乡土性”和“日常性”,提示读者要把民间审美还原到乡土生活场域,从乡土民众的情感、逻辑与认知去重新发现乡土生活的审美意义。这些观点令人耳目一新,也更利于厘清民俗审美的基本性质。

本书最具有创新的内容,集中在讨论“民间审美”的两章中。作者透过饶有趣味的民间文本分析和文化心理阐释,提出民间文化具有独特的审美旨趣和价值诉求:以“情”为主的民间审美,突出了“人”和“人性”,它以民间形态的“常情”确证了“人的文学”(周作人)的价值取向,具有一种穿透世情而至“本真”的价值,而这恰恰是“文以载道”的正统文学较为缺失的部分;民歌对“真”的推崇,以及大胆直白的女性审美呈现着“生之欲”;“以善为美”的伦理型审美,彰显了“美与生活”的融合关系,又有着强烈的实用性与功利性倾向;另外,民间审美还与人的生命意义密切相关,这种“生生”美学,“起源于原始文化,是物我同一,归入日常生活的审美活动”,反映出人类生存、繁衍的“生”的原始含义;民间审美的价值取向除了表达“生”的喜悦外,还有对“生”的期望,所以总体上是乐观向上的,但在现实生活中民众也会有压抑愤懑之处,所以怪诞的审丑文化就承担了纾解心情的功能。故在民间审美文化中,喜悦有所表达,期望有所寄托,烦闷有所疏解,这就是日常生活形态的民间审美的重要特质。

总之,《美在民间》一书注重民众审美心理的贴近式体验和理论探索,因而能在较为开阔的学术视野中重新寻幽、阐释民间审美的真谛,在新的学术视野中重新建构民间审美理论。读完《美在民间》,我们完全可以说:它让读者走进“故乡”,从而重新找回“美在民间”的“文化自觉”!

2018-09-07 ——评徐国源新著《美在民间——中国民间审美文化论纲》 □王海峰 1 1 文艺报 content39826.html 1 “文化自觉”与民间审美理论的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