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创作的进步与繁荣,离不开文学批评的推动。卢那察尔斯基说:“历来的情况是:恰恰由于著名作家和卓有才华的批评家的通力合作,过去曾经产生过、今后将产生真正伟大的文学。”受现实生活直接影响的敏感的作家,需要批评家帮助他们形成抽象的科学思维,需要批评家来发现其优秀作品、总结其创作经验、揭示并推介其创新创造的价值。而一个时代文学创作的趋势和潮流,也需要批评家用他们的前瞻和敏锐,来进行指向与导引。
揆诸上海文学事业发展的历史轨迹,我们可以说,繁荣的文学批评是上海文学版图上一道特别的风景,活跃的批评家是上海集聚起来的高能级文学精英,一代代的坚守和传承是上海文学批评生生不息的源泉。
近年来,上海坚持发扬重文学批评的传统,在发挥批评大家作用的同时,十分重视青年批评家的培养,为他们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逐步形成了一支阵容较为齐整的青年批评家队伍。这些批评家有的工作在作协,有的执教、执笔于高校或研究机构,也有的活跃在报纸刊物上。他们互通声气、互相激荡,通过出版专著在报刊和各种文学活动平台上通畅表达,指点文学江山、洞察文学思潮、剖析创作得失。他们是多面手和跨界者,不仅在批评的世界激扬文字,还常常游走于创作的天地,直接实践于小说、散文、诗歌等各种文学体裁。他们视野开阔,兼容并蓄,在坚持中国文学批评优秀传统的同时,善于运用世界文学发展的新潮流和新标准,与时俱进地开展科学的、有见地的批评。他们不仅在上海,也在中国,甚至出现在国际文学交流的舞台上,代表中国、上海,与世界文学展开近距离的对话。他们和前辈批评家一起,为上海文学创作的创新、创造和繁荣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也预示着上海文学批评发展的前景和未来。
为集中展示青年批评家群体的成就和风采,展示上海文学批评的发展与收获,上海市作家协会策划推出这套丛书。丛书由11位批评家分别选编代表自身水准的文章集纳而成,这些文章虽然多曾在各种报刊、专著发表过,但作为一个整体的重新呈现,必能产生不同寻常的组合效应。丛书的问世对于专业人士的意义不多赘言,而对于普通读者来说,阅读这些著作,也将有助于总览中国文学、上海文学创作的流变,深入发掘作家作品的精华,深切体验作家创作的用心,深刻感受作家作品的价值。
这套丛书以“述而”命名,也寓意着青年批评家对前辈的承继、接续和阐发,述而后作,使批评的传统在文学发展的长河里不断地被赋予新的生命。我们相信,丛书的出版不会戛然而止。今后,当有更多的青年批评家和更多的成果涌现时,丛书将及时地进行扩容。
伴随着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上海文学事业走过了40年不平凡的历程,如今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一样,进入了崭新的历史阶段。新时代,文学承担着新使命,也呼唤着一大批青年批评家在文学批评领域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地重视文学批评,重视培养一代代的青年批评家,让活跃、健康、高质量的文学批评,始终与文学创作、文学活动,还有文学出版、文学翻译等一起,支撑起上海文学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
《驯养生活》
黄德海 著
“小说除了一个个看起来落入俗套的故事,有什么东西吸引着我,才会让我不致在阅读的中途废而不观?这些人心的微澜,尘世的琐细,因为未经成见的提炼,不虚浮,不张致,细细密密地显现在人物的行为之中,自然地流淌于整个生活不绝的长流,因而有一种与生活本身的活力相生相长的郁勃之气,小说便显得生气灌注,元气淋漓。”
这部评论集既聚焦成熟作家,也探讨年轻作家,呈现作者广泛的阅读涉猎和极富深度的个人理解。
《感受即命名》
来颖燕 著
“‘在一个世界里感受,在另一个世界里命名。’阅读文本,就如开灯时。那一刻,可以‘看到黑夜的存在’,因此你也可以看到或看不到任何事物。并且,更为重要的是,看不到的事物与看到的事物一样重要。阅读,注定有着太多似是而非的无法言喻之处。”
这部评论集广涉中外文坛艺坛,谈书论画。“如是观”聚焦近年作家作品;“横截面”收录个性化表达的书评;“真画者”则尽显作者杰出的视觉教养。
《写在文学史边上》
金 理 著
“文学依凭实感来亲证自然与生命,在二者间建立生动、回环的联系。20 世纪中国文学史只是一门积累、考订史料的学问吗?眼下的文学史著作层出不穷,但以我私心而论,比较偏爱的是那些通过对文学史的阅读而能激发起与当下文学现状甚至切身生活对话的著作,在传统与当代的不断沟通、互释和重新梳理中,可以建立起文学史叙述的途径。”
全书第一辑探讨语言中的现代精神和实感经验;第二辑是一组中国现代文学的史论文章;第三辑则向前辈学者和经典著作致敬。
《自我的踪迹》
黄 平 著
“我们这代人,可能特别放不下对于‘我’的执迷。在上一本书《反讽者说》里,我透过‘反讽’这种美学形式,最终还是聚焦于‘自我’的虚无感。而这本书,延续《反讽者说》,汇聚了最近一两年对于‘自我’历史性的研究,试图通过对当代文学的形式/精神分析,捕捉大河奔流的‘改革’40年来‘自我’的踪迹。”
在本书中,前两章集中于探讨“自我”如何诞生、如何管控;后两章讨论“自我”如何被征用,是否还有突破的可能。
《珀金斯的帽子》
李伟长 著
“忠于幽暗的自己,不驱一时之趣味,不满足于流行。珀金斯的帽子,作为一个来自生活的被文本和电影固化之后的细节,在我心里变成了一种象征,孤独的、退后的,却又是坚定的。从生活的真实到文本的真实,中间就隔着珀金斯的这顶帽子。”
在这本评论集中,作者从成长小说、新校园小说、科幻小说、官场小说等不同类型的多部作品入手,结合社会变迁与个人经历,对中国当代文学的代表性文本、写作者与批评者进行了多维度的评析。
《销魂者考》
吕永林 著
“人的自我被不停贯注和消弭于他者的行动,许多时候,世人名之为‘忘我’,或曰‘销魂’。人的许多行动都将滋养自身,或者败坏自己。人的许多动作、表情、说过的话、写下的字,莫不如此。人的许多行动无论宏大、幽微,皆事关生命的质地。”
无论是刘震云的小说世界,还是沈从文的人生经历,都显示着人试图通过外物和他人来忘记、抹除自我的冲动。通过勾勒这些“销魂者”的精神谱系,作者探听着属于人类未来的新的共同体之声。
《先锋之刃》
木 叶 著
“我隐隐期待一种小说,既有先锋的皮囊,又能在时代里闯荡。先锋或先锋性书写可能已经成为一百余年以来华语文学的一种基因,不断与平庸和俗常相搏斗或对峙,不断影响甚至纠正着文学的发展。它对面潜在的‘他者’,不仅仅是传统,还是时代,甚至是自身。这份关于先锋文学的备忘不仅承载着作家们鲜活的性情与趣味,也在述说先锋文学如何由极盛而流散波转。今天,我们不妄谈先锋文学的重振或复兴,只从宝贵的可能性谈起,探寻先锋何为?文学何为?”
《在结束的地方开始》
项 静 著
“文学走向边缘,但也由此获得了一种更接近自己本质的机遇。写作于我而言是对自我痕迹的记录,感谢它为我带来的欣喜充盈与沮丧落寞,它逼迫我去重新看待自己的内心世界,去寻找别的出路,去泅渡暗河。在诸多彷徨与改变之后,希望自己在结束的地方开始,从一个自然的写作者走向自觉的写作者。”
从王安忆、格非到路内、张嘉佳,从非虚构写作、乡土文学到新媒体写作热潮,21篇文章是作者对当代文学作品的私人阅读札记,也是她面对当下广泛文学现象的回应与反思。
《旋入灵魂的磁场》
杨斌华 著
“对一种人文信念的守护与恪守,乃是文学根本的力量所在。尽管我们的知识状况依旧纷繁芜杂,犹疑不定,然而,思想的交错和批判的锐气使之远比其他各种各样的言说方式更少表达的障碍,更多探寻的路径,更具粗粝浑朴的形式魅力,仿佛由现实荒漠中一路走来所渴求的精神甘泉。”
本集所收篇什文字精当,哲思丰醇,充分凸现了当下文学热力书写所蕴涵的繁富错杂、斑斓多彩的情志与况味。无论是对诗坛现象,还是对各类创作,作者的批评均目力敏锐,持论公允,诗情蹁跹,展示了文学直击现实与人性深处独特魅力与思想的力量。
竭尽全力的轻盈
张定浩 著
“轻盈同时也意味着明澈,意味着不依赖面具就讲出艺术和生活的真理。那些亿万年前发出的光芒,零零碎碎,隐隐约约,弱小无依,却终将穿越漆黑无边的太空呼啸而来,此时此刻,他正努力和小心地聚拢它们。”
从萧红、台静农到格非、张大春,再到苏珊·桑塔格、翁贝托·埃科,作者的笔穿梭在不同时代和地域之间,与文学世界中的一颗颗幽微心灵展开对话。
《追随巨大的灵魂》
张屏瑾 著
“只有允许那些巨大灵魂作为向导的人,才能听见前路传来的歌声。今天,我们并不缺讲故事的人,缺乏的是具有历史观的故事。历史观其实可以是非常个人化的,它让人从凌乱的生活表象中锻造出形式和内涵,这一过程是真正使得人从各种宏观或微观权力之中挣脱锁链,获得自由的过程,而这本身不正是所谓艺术的最好的定义吗?”
“城市”一辑汇集作者多年来对城市文学与文化研究的成果,“她们”与性别研究相关,探讨女性的表达与被表达,“人民”部分的目光投向底层文学。三个维度,不仅仅是搜集旧作,更是新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