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书香中国

当代文学理论构建的一次“掘井”

——评《第三维度——平民理论视野下的中国当代小说》 □覃昌琦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志权教授的著作《第三维度:平民理论视野下的中国当代小说》于2018年5月出版。这是一本集理论阐述、文史视野、文本批评于一体的著述。刘志权以宽泛的学术视野,立足于“平民理论”的构想与阐释的冲动,以小说文体为载体,在古今、中西的多元参照系下,不断深入当代文学发生发展的内在审美视域,颇具启发性地阐述了“启蒙文学”、“革命文学”以及“平民文学”之间的对话机制,从而在文学史的“第三维度”理论视点的观照下,探讨了“平民文学”的阐释可能性。

和诸如“民间”、“底层”等相近,“平民”具有着文化阐释上的复杂性,尽管在大量的前人学者的论述之中常常引述“平民”、“平民性”、“平民化”等,但是对“平民”理论的概念廓清仍然显得不够充分,并常常显示出与“后现代”、意识形态、大众文化话语阐述时的混乱和暧昧。在刘志权这里,“平民”、“平民文学”首先要应对的就是“现实生活泥沼”的“沉沦”,或日常生活的限宥,文学书写如何避免成为平庸乃至于庸俗化的“日常生活的逻辑”?在该著述中,刘志权从巴赫金的狂欢理论当中获得了阐述的资源和灵感,在其多年秉持的“平民精神”价值经验和情感立场的激励下,试图探讨和形构一个中国当代文学的“第二种生活”、更为接近平民世界的“狂欢化的广场”。平民理论视野下当代小说的重新阐释正如一次文学的“掘井”,在多元理路观照下,为当代文学的内在审视提供阐述时更多新质的如同源头活水般的思维和视角。

全书在论述的过程中不乏富有见地的阐述,这和刘志权扎实的学术操练是分不开的。在大量的观点性逻辑推进和演绎的过程中,作者避免了“以空对空”,充分详实的作家、作品引论丰富了该书的肌理,提高了可读性。联系笔者本人和刘志权的接触,其思维有着早年理工科出身的敏捷;他的阅读经验庞杂,广泛涉猎文学、文化研究、人类社会学等。文学评论家何平曾评价该书为“刘志权数年磨一剑之作”。

在当下,如何建立文学批评与文学文本的对话,类似的问题阐述显得话语纷呈。但是无论文学批评导向何处,一些文学存在的现实要素、真实性、审美形态依旧会成为繁复的文学文本生成背后所难以穷尽的话语符码。真正成熟的文学批评家应该具备对自我文学观进行批判反思的能力,确立某种进入驳杂的文学现场时所秉持的价值导向,并能和批评对象保持长时间的有效的对话。

《第三维度》对较为宽泛的20世纪文学思潮进行了文本价值层面的内在考量,并在价值立场的确定上逐渐深入,将文学史阐述的意义归结于一种具有能指的“文学范式”上来。在这里,思维、情感、立场、神秘主义等要素被充分调动起来,刘志权尝试去激活、唤醒一个理论构建背后生存的精神性、审美价值在他不断向民间话语资源突围的过程中形成了较为充分的阐述空间。观点阐述的背后势必有着异质或歧义性的存在,人文学者在进行阐述时也必然会面对价值、立场的甄别和裁决,在这个过程中所形成的论述状貌很大程度上彰显了个人的情感立场、价值判断。

“我们似乎耻于自豪地承认,我们都是平民,起码都曾经是平民。在有关‘乌合之众’、‘平庸之恶’、‘赤裸生命’等种种现代理论里,平民被描绘为缺少精神之维、缺少权力和身份的群氓,我们被他们的困境和悲剧命运震慑了。知识既然已经使我们睁开了双眼,并登上了文明的阶梯,我们可以启蒙、可以批判甚至可以拯救,但不会返身下来,再次成为他们中间的一员。”知识立场和社会经验的博弈之后,刘志权所确定的价值性批评和他作为人文学者的一种情感认同,逐渐在著述中形成清晰的价值立场,彰显出一位人文学者的“温情”关照。可以说,这是审美经验向价值立场的一次理性重塑。

读罢全书,从庞杂而富有阐发性的文学资源当中退回到现实层面,有可能会留给我们一种迷惘的断想——真正的平民性何为?当代小说是否存在“被想象的平民”维度?民间与抽象的审美如何越过日常性的裂隙?尽管这些问题很难做出精确的回答,但是《第三维度》所提供给我们的思维、方法对进入当下的现实无不具有多重对话的阐释空间。

2018-09-26 ——评《第三维度——平民理论视野下的中国当代小说》 □覃昌琦 1 1 文艺报 content45094.html 1 当代文学理论构建的一次“掘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