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新作品

紫云归来常看云

□石一宁

紫云县城

紫云之行,在暮春四月。

从北京乘三个多小时飞机至贵阳,再坐一个半小时的中巴车,就到了紫云县城。

午后的紫云县城,湿润的空气夹着花草的清香,阳光明亮得晃眼,天空湛蓝湛蓝,白云如山如原。从微寒和灰霾围裹的京城中来到这里,呼吸变得畅快,人也清爽起来。

一行人住的是县城新区,道路宽阔,高楼耸立。但放眼望去,新区还在大兴土木阶段,楼厦尚未成规模,但已让人感受到一种蓬勃的朝气和活力。

紫云县名来自县城西的“紫云洞”,但此行匆忙,没能去紫云洞探秘览胜一番。从文字介绍得知,紫云县建制记载有近1400年历史,这里是苗族和布衣族聚居地,清代在此置归化厅,1913年改为今名。“归化”而“紫云”,不仅是两字之别,更折射着时代之变。

然而,时代的步履在紫云的行进是缓慢的,甚至颇为艰难。紫云,拥有如此诗意的名字的地方,如此空气清新、鸟语花香之所在,却尚未脱去贫困的愁容。在县城见到的旺景,还不足以代表当地全貌。紫云县政府的文宣,不隐“家短”:紫云属特困地区,是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省14个深度贫困县之一。

在紫云行走,走的大都是弯弯绕绕的盘山路。紫云的山,让我想起故乡,那是广西中南部,也是喀斯特地貌。与广西喀斯特多一山独秀平地起的发育类型不同,紫云的山多是连成一片,只是山顶尖尖,起伏甚为分明。喀斯特地貌与我国许多地域的山系有明显的区别,与北方一望无际的平原相较更是独特,很具有观赏性。但喀斯特地质都是石山石漠,即使得南方雨水丰沛所赐,石山多有植被,那植被亦仅是薄薄的一层。紫云地处麻山大石山区腹地,与滇桂黔石漠化地区集中连片,这地理位置与地质条件,与紫云历史性贫困关系密切。而贫困又制约着人的文化素质。陪同我采访的小罗,是从紫云布依族村寨走出的一位“90后”,先是在安顺市里读书,毕业后回县里工作。我好奇她的名字里怎么有一“粉”字。她说名字是父亲起的,“粉”就是饭,父亲希望她长大后有饭吃。又问她父母的文化程度,她说父亲上过小学,母亲是汉族,没读过书。她的话说得平平淡淡,却听得我心惊而沉重。

向土地要饭吃,紫云确实先天不足。但紫云有的是不认命的人。火花镇关坪村坡汉葡萄基地,一根根水泥杆撑起的绿色葡萄藤和叶子挤挤挨挨,连山接岭,甚为壮观。在这里我们见到关坪村支书韦吉云。韦吉云是布依族,四十出头,个子不高,但人显得很精干。他向我们介绍了带领村民建起这个葡萄基地的相关情况后,领我们到了山下的村子。村子被葡萄园和树林围绕,错落分布着两三层的小楼,韦吉云指着其中一栋说那是他家,邀请我们进门做客。

韦吉云家一层的客厅几乎没有装修,四面是光秃秃的水泥墙。我们边喝茶边聊。从谈话中了解到关坪村有335户人家,1563人,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63亩。韦吉云曾经外出打工多年,回村后花20多万元买过一台挖掘机,每年能挣不少钱。但他觉得自己致富不是本事,让乡亲父老也富起来更有意义。因此入了党,当了村支书。关坪村山高坡陡,地形复杂,耕地甚少,要想脱贫必须因地制宜,量体裁衣。韦吉云他们想出的办法是将地理劣势转为优势,利用本村荒山面积较大的特点,确定了以紫葡萄种植为主的发展思路。现在关坪村种植葡萄2000多亩,还种有冰脆李800多亩,楠竹1500亩。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基本实现了水、电、路全面覆盖。对低保户、老人、留守儿童和困难学生等,村里也积极关心救济。翻看茶桌上放着的韦吉云在一个脱贫攻坚培训班上的发言稿,其中的几句话甚为铿锵动人,是这样说的: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怕贫穷;没有条件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去创造;没有技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愿学习。

离开关坪村后,一路上我都在回味与韦吉云的交谈。我想起唐代韩愈《争臣论》一文中所赞扬的那些不求于闻用,得其道不敢独善其身,而必以兼济天下的古代圣人贤士。韦吉云固然不能与那些做出了轰轰烈烈事迹的古代圣贤甚或某些当代农村能人相比,但在紫云这样条件的喀斯特山区,恐怕更需要韦吉云这样不求闻达、不计私利,为父老乡亲过上好日子而孜孜矻矻辛劳忙碌的带头人。

“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这是关于贵州的谚语。在白石岩乡的湾坪村,我更为真切地见证了“地无三尺平”的情形。这是一个深度贫困村,有限的耕地被嶙峋山石紧紧地包围着,人们甚至无奈地向石头要地,把玉米等庄稼种在石缝里。看着石山上石头缝里一株株刚长出一拃高的玉米苗,看着这些小小庄稼的顽强的生命力,想着这生命力背后湾坪村人的生存意志,我陡然产生一种悲壮感。

湾坪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蒋兴新是从省政府法制办下派扶贫的干部。面对湾坪村的贫困现状,蒋兴新没有气馁,而是和其他村干部一起带领村民拓宽思路,绞尽脑汁想办法,千方百计谋脱贫。参观村里可集中饲养150头肉牛的养殖场,只见牛栏里一头头牛膘肥体壮。这些是牛怎样喂养的呢?蒋兴新告诉我们,村里建了一座2000吨产能的秸杆综合利用加工厂,村干部号召村民种草种玉米加工成青贮饲料养牛。我们看到村前山脚下的地里长着一丛丛绿草,有些奇怪。蒋兴新说,这些草叫篁竹草,能长到比人高,一年可以割四次,可用来喂牛,还可加工成饲料对外销售。养殖场的牛粪可用来培育蚯蚓养鸡和鱼,蚯粪、鸡粪用来种草和玉米等,这叫循环生态产业链。但养殖场也好,加工厂也好,都是属于合作社的,贫困户如何从中获益?答曰,贫困户可通过销售牧草、玉米秸杆,参加合作社务工,入股分红这三方面获得收入。因为这三项收入,部分贫困户已年增收上万元。

更让人惊叹的是,湾坪村还开发了50亩“白石岩微农场”,利用网络推销土地种植。具体做法是,从网上可认领“微农场”的土地,每分地800元,每分地所种的红芯红薯归认领人所有,认领人通过这种方式帮扶贫困户。红心薯收获后,又在互联网上发起“购买紫云红芯红薯,帮扶深山人家”的倡议进行推销。这一扶贫创意产生了惊人效果,天南地北许多志愿者纷纷认领,为这遥远大西南山区老百姓的脱贫奉献一份份爱心。红芯红薯远销京、沪等20个省市,为“舌尖上的中国”带来了“紫云风味”。

紫云人卖红薯都能卖出如此名堂,在白石岩乡的紫云文烁植保农民专业合作社,我们更眼见为实。合作社社长胡光友边指着桌子上成排摆放的红芯薯,边介绍合作社的社情。从他的介绍中,我们知道了“紫云红芯红薯”还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文烁合作社2011年成立,目前有社员45人,合作社对“紫云红芯红薯”实行标准化种植、储藏和销售,几十次到北上广深推介产品,大获成功,销售额达800多万元。“紫云红芯红薯”时下在京津冀、珠三角和长三角等地市场的风行,我想,固然因其红皮黄心、味道鲜美、药食兼用等营养学和药学价值,但应还有另一原因,即紫云人的吃苦耐劳、质朴良善还有他们的智慧终使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紫云人知道,要实现完全脱贫,需要家家户户、点点滴滴的努力,也需要一些“大手笔”。在板当镇,我们见识了紫云人引进贵州百灵企业集团投资种植的万亩蓝莓园区。这里采取的是“公司+农户”的运作模式,通过土地流转,把贫困农户变成园区工人;然后把蓝莓工人变成蓝莓园股民;最后是把股民变成蓝莓园的主人。

在紫云县城,有一处大门气派、楼群崭新、面积广阔之地,这就是紫云民族高级中学。紫云人对教育的看重是有传统的,紫云民高的办校历史,可追溯至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前身为归化梅花书院。2014年,紫云举全县之力筹资4亿元,征地350亩,建成紫云民高此新校区。2017年,紫云民高成为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各栋楼或以红字刻写,或以镜框悬挂古今中外格言和警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微笑面对他人,生活充满阳光!”……望着校内气势不凡的建筑,读着这些充满激情的话语,我感受到了紫云人对未来的殷殷向往。脱贫,是物质的改善,也是精神的提升,紫云倾全县之力发展教育,为告别贫困夯实了基础。

紫云归来,不知不觉一个半月过去。时常仰望京城的天空,那天上的团团朵朵云,让我想起遥远的紫云,想起紫云的天蓝云白、山绿水清,想起那里不低头、不认命,为最终摆脱贫困而拼搏着的人们。

2018-10-17 □石一宁 1 1 文艺报 content46649.html 1 紫云归来常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