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世纪美术

方寸天地 核雕之美

□李 皓

明代散文家魏学洢的《核舟记》描写王叔远能在细小的核桃上进行雕刻,人称核雕奇巧技人。文章细致地描写了中国古代微雕艺术的卓越成就,其构思精巧,形象逼真,反映了核雕的精巧雅致,微中见宏,可在尺幅之间展示大千世界以及人生种种情趣天地。在各式各样的工艺巧作中,用果核雕刻的艺术在中国工艺的艺术长河中独树一帜,长久以来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如今,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核雕传承人,艺术家马罗成带着他的《八大财神》《八大弥勒》《八仙祝寿》等微雕作品出现在观众眼前,技艺精妙绝伦,令人赞叹不已。

人物是雕刻中最难的,特别是开脸、开眼。其人物的神韵体现出一件作品的雕刻功底,马罗成凭借精湛的技艺、丰富的想象力和不拘一格的创新思维,将神、形、理、趣融于作品之中,他的核雕作品秉承了民间传统文化的风格特征,融入卡通元素,线条流畅,喜庆可爱,尽显赤诚之心;独具灵气,其独特的审美能力和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无不在他的核雕作品上体现出来。

橄榄核雕顾名思义就是在小小果核上进行雕刻,题材丰富多样,大多是以人物、避邪神兽、吉祥物等为主,可穿成挂件、摆件、手串,精巧玲珑,亦可玩赏。本是小小的橄榄核,在古代就是艺人们发挥想象力和施展刀技的载体,因其体积微小、工艺精难,因此在众多的雕刻中核雕显得特别珍贵。观赏马罗成核雕的制作,我们不难发现,从特选的材料(3年以上的油核)、特制的刀具(20多把不同型号的刀)、特别的眼力、特有的指功和独特的构思,浮雕、圆雕、镂空雕,线刻……方寸之上,运刀如飞。在马罗成手里,看似轻而易举,实则非常不易。一枚橄榄核仅有大拇指一半大小,而材质又十分光滑坚硬,留痕已是不易,而要在上面作画,人物、山水、花鸟样样俱全,更是难上加难。

马罗成雕刻的八大财神核雕,曾获得中国(青岛)国际佛事文化节金奖。八枚核雕财神形象各异、栩栩如生,核雕上的人物胡须都根根分明,堪称妙绝。由此可见艺术家的刻苦学习、认真钻研,他的眼睛和心思聚于刀尖,不急不躁,心无旁骛,经由细细雕琢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力图将自己最满意的作品呈现给大家。

我收藏了马罗成的作品《八大弥勒》,这件作品的人物神态生动,表情丰富,眼神活灵活现,它的精细程度是创作主体对事物的理解和雕刻功力技术的表现。“工”越精细、越繁琐,越说明雕刻者的功力。手持一串念珠,盘的是棱角,磨的是内心。轻盘念珠性情舒畅,抛开一切烦杂妖娆,给内心留下一片净土。

有位长沙的收藏者曾经写道,以岁月打磨温润之心,核雕历史悠久,在明清两代技艺达到顶峰,工艺之精细令人叹为观止,千年来文人骚客对此趋之若鹜,把玩着核雕内心少了浮躁。文人赋予了核雕灵性,核雕也回馈给文人一片淡薄心境。对核雕这一工艺的着迷,加上锲而不舍的创作,使得马罗成这位“80后”从中获得了许多快乐和荣誉:非物质文化遗产核雕传承人、中国工艺品雕刻师、罗成核艺创始人……此外,他也多次获得各级各类奖项。这位年轻的艺术家雕刻的题材十分广泛,其中弥勒最为大家所喜爱。10多年来他潜心提高核雕技艺,赴全国各地学习、领悟佛像之美。此外,他还专门研究核雕中广为人们喜爱和接受的题材——弥勒佛(又名布袋和尚),希望能让普通百姓也欣赏到核雕之精美。

核雕是指尖上的艺术,每一件核雕作品都体现着一种文化,讲述着一个故事,2008年核雕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一名传统核雕艺术的守护者,马罗成常常雕刻至深夜以至忘记时间。核雕是他的兴趣、他的追求、更是他的职业,是他人生最大的幸福之事,他说要将一生的时光奉献给核雕事业,一直雕到自己雕不动的那天。保护、传承和弘扬传统手工艺,需要更多年轻人参与其中,所以他还开展了核雕艺术的公益培训,他的工作室里常有许多喜欢核雕的年轻人来学习。我们希望这门传统手工艺一直流传下去,也期待着艺术家能创作出更多优秀的新作品。

(作者系书法家、国家一级美术师)

2018-10-19 □李 皓 1 1 文艺报 content46670.html 1 方寸天地 核雕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