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9个月,欧阳黔森的三部纪实之作《花繁叶茂,倾听花开的声音》《报得三春晖》《看万山红遍》接连发表于2018年《人民文学》第1期、第3期和第9期“新时代纪事”栏目头条位置。这三部作品写了新时代的历史巨变,生动表现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领袖情怀、国家意志与人民心声。
贵州历史上曾以“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闻名。即使在今天,贵州仍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决战场。但也正因为如此,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贵州贫困地区的关怀,党的十八大以来这些地区正在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才特别令国人心潮澎湃。一个非常突出的事实是:以城镇化带动、大数据产业支撑、高铁与高速公路建设、能源开发等为标志的一系列发展战略,正在深刻改变贵州的山川地理、经济社会与多彩文化面貌,贵州最新编修的省志及各种市志、县志,已明显跟不上新时代生活变化的节奏,更不用说原来的那些老旧志书。从这个意义说,欧阳黔森的三部作品均能给我们带来许多有关贵州地方性知识整体性、结构性、历史性变迁的新鲜感、新奇感和新颖感。
《花繁叶茂,倾听花开的声音》写的是贵州遵义枫香镇花茂村实现精准脱贫的故事。花茂村原来叫荒茅田,从地名即可想象到其荒芜和贫穷的程度,那也是欧阳黔森当年的印象。如今这个村子花繁叶茂,生机勃勃,完全当得起从荒茅田谐音变化而来的名称。而在小小山村脱胎换骨的后面,是红色文化的滋养,是领袖的关怀。用村民王治强的话说:我们这里山区偏僻,但来过两个主席,一个是毛主席,一个是习主席。1935年3月,红军在这里召开“苟坝会议”,进一步贯彻遵义会议精神,确立和巩固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用作品的话说:“在这里毛泽东主席用一盏马灯照亮了中国革命前进的道路”。2015年6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花茂村,亲切地与村民们拉家常,他时常牵挂老区人民的生活。2017年10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九大贵州代表团讨论时,听到花茂村两年来发展变化的汇报,看到花茂村新貌的照片,他很高兴,又说了鼓励的话。欧阳黔森在讲述这些精彩故事时,也像左思那样,从地名到环境,从历史到现实,不时“验之方志”“稽之地图”,并“各附其俗”。同时视线又常常越过“一方之事”的边界,从更广阔的背景上,来描绘小山村的未来。
《花繁叶茂,倾听花开的声音》的这种取材角度和写法,在《报得三春晖》中既有延续又有扩展。这个作品写的是贵州毕节乌蒙山区的脱贫攻坚。在乌蒙山区,海拔更高,石漠化更严重,土地资源更稀少,自然条件更艰苦,1985年5月新华社记者在采访中所看到的贫困现实,也更为触目惊心。但正因为如此,当时主管农村工作的中央书记处书记习仲勋看到记者采写的报道后所作的重要批示,时任贵州省委书记朱厚泽接到批示后的迅速行动,1985年7月胡锦涛接任贵州省委书记仅8天就深入乌蒙山腹地三天,最终推动在毕节建立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的故事,也就更感人。在这个作品中,欧阳黔森从管子的治国理念,红军在乌蒙山开辟根据地的历史,一直写到共产党人的庄严承诺。整篇作品的文脉气势,水到渠成、顺理成章地集中到了毕节地区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随之而来的历史性巨变上。
在欧阳黔森的三部作品中,描写新时代历史巨变而又最具方志文学品格的,无疑是《看万山红遍》。这是作家深怀乡愁深入现实,以文学的手段反映“汞都”万山历史巨变的纪实之作。一般来说,新时代方志文学对地方性知识的结构性、整体性变动的描写,都会有乡土情感的最终依托。在欧阳黔森的这部作品里,万山既是地名,也是他的家乡。同时,“看万山红遍”又是毛泽东诗词的壮阔意境,是伟人博大的英雄主义情怀。借如此宏大的意境来写乡愁,一定不是传统意义的游子思乡,也不仅仅是在为地方、为家乡立传,而是融入了生态自然、现代化速度、脱贫致富、社会和谐等愿景在内的乡愁,是蕴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乡愁。作品给人的最深印象,是万山汞矿的干部职工面临企业困境时的顽强坚持,是2008年那场持续时间长达两个多月的特大凝冻灾害带给万山汞矿干部职工和普通农户的严峻考验。在大家最困难的时候,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的习近平冒着严寒来了,他带给大家的,是中央和全国人民的慰问,是直透心田的温暖和鼓舞。《看万山红遍》把这一个时间节点当作万山区所有变化的新起点,不仅万山区发展规划的新高度,招商引资的新速度、新机遇从这里重新开始,就是新时代农民讲习所老龄学员余秀英、普通职工李来娣的新生活,陈昌旭、田玉军、吴泽军、杨尚英、田茂文这些从市委书记到社区支书,从副镇长到普通干部的新思想和新追求,也从此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一幅新时代万山建设的新画卷,从那时起便在万山人的心中酝酿了。
与前两部作品相比,《看万山红遍》有更明显的方志意识,欧阳黔森以《万山志》《铜仁志》作参照来描写地方性知识整体性、结构性、历史性变动,万山地方的建置、沿革及山川地理、舆图、城池、关梁、人文、经济、风物、传说等,在作品里时见征引。尽管如此,仍不能把这部作品直接等同于地方志。文学与方志毕竟有着完全不同的价值取向与文化功能,写法不同,成规也不一样。其中,文学不仅要记录地方性知识的变迁,不仅要有对当地风俗、传说、物产、舆地的追叙和介绍,它更在意的,是与人物塑造,与人的行为、心理、性格描写等有关的典型情节和细节,是感人场面或画面的诗性呈现。如果说旧地方志的一大特点是只关注地方性知识变动的成果、结果或现状的话,那么,用文学的方法来描写地方事物,叙述地方的历史巨变,更注重的就是现实变革的过程和细节。因此,文学需要以充沛的激情呼应时代精神,需要撷取历史性变迁过程中时代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人的性格、行为、心理与精神风貌。
《看万山红遍》就是这样,它写的是万山的历史巨变,是铜仁万山在汞矿资源枯竭后的华丽转身,是以绿色生态产业取代曾经的“汞都”,让家园起死回生的故事。在描述地方性知识的整体性、结构性变动时,作品的着眼点虽然离不开今昔对比,离不开《万山志》《铜仁志》这类地方史志的参照。但是,作品的感染力,全部来自精准扶贫及脱贫攻坚过程中感人的情节和细节。2008年2月习近平亲临万山指导抗冻救灾,时隔5年后总书记专门针对万山的脱困、脱贫发展作出指示,以及在参加十九大贵州代表团讨论时,总书记再次关怀万山的发展等,就是作品最生动、最感人的情节。除此之外,在写到具体的地方历史、地理、物产、风情,包括刻画人物心理、性格和精神风貌时,《看万山红遍》也常常借助民间故事、传奇、传说、掌故等,让自己的叙述变得更加形象和生动。这种史志与文学相结合的写法,是一种新的尝试。说得夸张一点,是面向世界的中国故事的中国式表达。也许欧阳黔森并没有新方志文学的自觉,但他的地方文化自信非常强烈,作品的新时代方志文学色彩也非常明显。
在这里,对地方性知识整体性、结构性、历史性变迁的文学书写,即是我们对新方志文学的基本界定。或者说,新方志文学就是指描写新时代历史巨变,因而具有方志品格与属性的那一类作品。这类作品既发表在文学刊物上,也实实在在地写在了祖国的山河大地上,写在了人们心坎上,应当为这样的文学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