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首届南丁文学奖尘埃落定,“文学豫军”的重要作家、茅奖得主周大新的长篇小说《天黑得很慢》,在10部入围作品中脱颖而出,喜摘桂冠。这部小说也让我们看到了周大新对当下生活的多维观照,对现实题材的倾情坚守,预示着周大新长篇小说创作的新高度、新突破。
小说将亲身体验的故事内核和细腻紧凑的细节肌理,化文字为涓涓细流,滋润着读者的心田。“变老并不是悲催的事,那像是夏季天黑的很慢。”随着我国即将进入老龄化社会,庞大的老年人群体却很少为当下的文学所关注,似乎这个群体感情生活及精神世界都处在被人遗忘的角落。周大新作为年逾花甲而“老当益壮”的亲身体验者,很容易接触到万寿公园的“同龄者”,也就更容易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而作品中的人物“萧伯伯”“馨馨”“笑漾”也都呼之欲出。
特别是主人公“萧伯伯”,显然都是作者“零距离”接触生活,并在生活中提炼概括了诸多老人而塑造出来的“典型人物”。一位不服老却又必然被岁月剥蚀的人物,他没有高大全,他只是个普通退休法官,想写大部头的法学三部曲,也有着对感情美好的追求,“当你老了,爱还未老”。猝不及防的衰老,就这样击溃了他“老当益壮”的野心,他面对变老显得有些幼稚可笑。“萧伯伯”的不服老的小任性以及实现夙愿的“大规划”,都在衰老的素履面前弱不禁风,似乎同样触动了周大新的心弦,撞开了他沉寂已久的思维。“萧伯伯”这个人物里有多少周大新的影子?有多少时下正在变老的灵魂歌者?很多读者都会有同感,这个老人我见过,写得真真切切。这样的人物内核和故事纹理也许只有在经历切身体会后,才会变得清晰可观,进而通过遒劲笔墨,跃然纸上。
小说通过推陈出新的结构与情真意切的讲述,拨动读者悲天悯人的心弦。小说采取黄昏纳凉讲座的开篇,通过机器人薇薇与灵寿丸抛砖引玉,陪护员笑漾直接出场。以第一人称推出了主人公“萧伯伯”,这个结构新颖、大方,开篇亦真亦幻的描写,让长寿这个永恒的人类命题,切入了当下即将进入老龄化社会的痛点。“现在过的每一天,都是余生中最年轻的一天。”衰老夺去了萧伯伯依然不服老的“功能”,但抹不去生活积淀的人性的光辉,也让老态龙钟的萧伯伯固守了自己的内心,活出了自己的尊严。
小说既有典雅流畅的京味京韵,又有中原根脉的质朴厚重。从环境到人物,以北京深厚人文为底蕴,也让周大新小说有了明显的“京味京韵”,“萧伯伯”为退休法官、介绍对象姬姨为副教授、女儿馨馨以及女婿常生都具有“高知”背景,他们的生活都有一套驾轻就熟的“规则”。“规则”与“规则”的碰撞,亲情、爱情、友情在金钱和欲望里翻滚,总能找到过滤苦难后纯净的本心。生活折射出了喜而略伤、乐而有悲的总基调,这也许更接近参透了人生后的一种最本质的生活原貌。同时,周大新独具匠心地从老家南阳请来一位陪护员“笑漾”,来贴身观察主人公“萧伯伯”在变老历程里一系列的变故。这位在南阳上过医学大专、有着护士身份的“专业陪护员”,来到京城就是为了守护自己的一段爱情,到最后阴差阳错地成为“萧伯伯”的“妻子”。对工作的尽心尽意,对主顾的不离不弃,对他人的善意奉献,“笑漾”身上烙上了河南人的优秀品质。也许作者无论走多远,在京城生活多久,但他身上永远魂牵梦绕的,是中原故土,是南阳山水,是心中最念的故乡,这是他心灵出发的地方,他能够轻而易举地找到更多的文学滋养,也给作品增添了更多的文学底蕴。
挖掘永恒的人性是小说永恒不变的主题。周大新显然对每一个人物都进行了精雕细琢,对每一个情节都进行了精心细致地观察,甚至对老龄社会衰老与长寿的话题专门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这是一个好作家应有的执著,也就有了文本对人性开掘的新高度。不是简单的“脸谱化”,更不是绞尽脑汁地生编滥造,栩栩如生的典型人物在细腻流畅的语言护卫下扑面而来。
小说在现实主义的坚厚基底上,添加了魔幻主义的笔法,让现实主义凌空飞翔,让人性之光有了哲学意味。一个深山隐居的道士,开出了治愈“萧伯伯”老年痴呆的良方——用婴儿哺乳的方式,唤回老人的记忆。这种看似匪夷所思的方法,神奇般地让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萧伯伯”有了体验感触,回忆起被病魔冲走的人或事。于是,人间真情熨帖了荒芜干枯的病魔。与其说这是一种被年老夺去的疾病,更确切地说,这是心灵恐慌堆积的荒漠。老年痴呆看似是肌体的苍老,毋宁说是灵魂的荒芜。周大新正是通过这样有魔幻色彩的手法,从对疾病、长寿的思考,跨越到对灵魂拷问、对人性的探究、对心灵慰藉的关怀,让小说具有了更深的哲学思索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