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新闻

现实主义是长篇小说创作的主流

第三届长篇小说年度金榜暨长篇小说高峰论坛在京举行

本报讯(记者 行超) 为了对一年来长篇小说整体状况进行深入总结,并对其发展态势进行展望,12月2日,由《长篇小说选刊》杂志社举办的“第三届长篇小说年度金榜(2018)暨长篇小说高峰论坛”在京举行。本次金榜评选由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吴义勤担任评委会主任,李一鸣、何向阳、孟繁华、张清华、贾梦玮、陈东捷、付秀莹、张莉担任评委。论坛活动由《长篇小说选刊》主编付秀莹主持。

本次金榜评选发扬“展现长篇小说创作实绩和风貌,引导、推动长篇小说创作潮流”的精神,在历时20天的读者网络投票之后,专家评委团对初评入围的15部长篇小说进行了现场表决,最终遴选出本年度5部金榜作品。经过充分讨论与公开投票,贾平凹的长篇小说《山本》被评选为2018年度金榜领衔作品,与肖亦农的《穹庐》、王安忆的《考工记》、宗璞的《北归记》、陈彦的《主角》共列第三届长篇小说年度金榜。彭荆风的《太阳升起》、梁晓声的《人世间》、叶兆言的《刻骨铭心》、杜斌的《天上有太阳》获得特别推荐奖。

在随后进行的长篇小说高峰论坛中,评委们结合刚刚产生的金榜榜单,对本年度长篇小说的整体创作状况进行了回顾、梳理与总结。吴义勤提到,此次上榜的几部作品基本代表了2018年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创作实绩,但也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因出版时间等客观原因,此次评选也存在遗珠之憾。近年来对现实题材创作的提倡,在今年的长篇小说创作中收获了重要成果。这一年,宗璞、王安忆、韩少功等名家名作相继涌现,反映出中国当代小说生产和创造力的繁荣。在今年的长篇小说创作中,我们看到,作家解读时代的能力就去年相比有了明显提高,与此同时,艺术能力的积累和提高对作家来说将是更为重大的考验。

大家认为,2018年的长篇小说在现实题材的开掘和现实主义的表现上,作出了较大贡献。既有张平的《重新生活》、周大新的《天黑得很慢》等关注当下生活第一现场和最新现象的作品,也有刘亮程的《捎话》、肖亦农的《穹庐》等在艺术创新方面显示出探索精神的作品,还有叶兆言的《刻骨铭心》、梁晓声的《人世间》、王安忆的《考工记》等对社会历史等进行多样挖掘的作品,创作题材广阔丰富、创作手法深入多样,体现了新时代新气象。孟繁华说,2018年的长篇小说创作中现实题材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广阔,作家立场和视角的变化,体现出现实主义多样化的力量。

贾梦玮认为,小说是对某一段历史时期的文学表达,小说的初心是计算历史的“软成本”,即通过文学的个性化表达,书写历史中具体的人的身心付出,此次上榜的多部作品在这方面都提供了范本。李一鸣说,关注现实、历史,揭示存在、本质,是长篇小说写作的题中应有之义。2018年,作家关注时代的特质与异质,通过艺术的书写,反映了时代的变迁、人心的变化。何向阳表示,2018年长篇小说金榜中女性作家占的比重与此前相比有明显提高。《考工记》《北归记》等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鲜明突出,呈现出小说人物立得住、进而以人物带作品的创作特点。

2018-12-05 第三届长篇小说年度金榜暨长篇小说高峰论坛在京举行 1 1 文艺报 content47331.html 1 现实主义是长篇小说创作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