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牧以其散文而为人熟知,在文学史的叙述中常常与杨朔、刘白羽被一同提起,被认为是“成就突出、对当代散文艺术做出突出贡献的作家”。但秦牧并非只创作散文,《秦牧全集》中收录了小说、戏剧、儿童文学等多种题材,仅儿童文学就达到了百余篇,新世纪出版社更是在1996年底出版了40逾万字的《秦牧儿童文学全集》,作者本人也非常重视自己的儿童文学写作。秦牧的这类题材作品具有独特的价值,不应该被人们遗忘。对秦牧儿童文学艺术特色的探讨,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他的创作,更全面地了解秦牧。
秦牧的散文以其知识性闻名,他的儿童文学同样有着这样的特征。在读秦牧的儿童文学时,我们不时会感到作者见缝插针般地将许多的知识融入其中,一方面让小读者们在阅读过程中不自觉地吸收各种知识、丰富自己;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作品的严肃性。秦牧欣赏苏联作家伊林的通俗科学读物,曾经不止一次地说过“我们今天为孩子们写作,就是在做二十一世纪的工作”,可见秦牧对青少年一代的成长非常关心,希望为青少年引导成长的方向。秦牧在作品中所插入的知识点可谓数不胜数:《蜜蜂和地球》提到蜜蜂的六只小腿、大象有七八吨重、太阳有130多个地球大;《雏鸟出壳的故事》讲述了各种鸟类孵蛋的趣闻;《耳朵之谜》则介绍了“返祖现象”;《亲爱的妈妈》描写了各种动物的养育常识……更难能可贵的是,在这些作品中秦牧并非生硬地将知识介绍给小朋友们,而是将知识和作品紧密地结合起来。有时,借故事主人公之口自然地将这些知识传达出来;有时,又采用拟人、象征等修辞手法将其形象化。这就使得他的作品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秦牧是一位知识渊博的作家,由于散文和儿童文学所面对的读者是不同的,他便采用了相适应的表述方式和写作风格,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今天仍然认为他的儿童文学依然有其独特价值。
秦牧的儿童文学在写法上仍然坚持现实主义的传统,这与其创作的特殊时代背景是分不开的,很多在儿童文学中常见的魔幻、荒诞等元素在这里几乎见不到。例如《蜜蜂和地球》描写了一只觉得自己非常的伟大,看不起其他生物的采蜜的小蜜蜂,这个时候“智慧女神”出现了,赋予了这只小蜜蜂独特的能力,让它去看一看大千世界。小蜜蜂先是遇见了飞蛾、大象、喜马拉雅山、海洋和地球,深深地感到了自己的渺小,随后又遇见了比自己还要渺小的虫卵、树籽、露珠,于是它懂得了没有平凡的东西就没有伟大的东西的道理。最后小蜜蜂不再妄自菲薄或盲目自大,而是和大伙儿一起去采蜜了。这篇文章写于一九五七年十一月,正是与当时宣传的集体主义背景不能分开的,作者准确地把握住了人们可能出现的两种心态,并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值得一提的是,作者描述的“智慧女神”有两只翅膀,分别叫“劳动”和“思想”,这就再清楚不过地表露了自己的倾向。在《神神鬼鬼的故事》等文章中,秦牧严肃地区别了科学与迷信,希望小朋友们从小就拥有科学的态度,这体现了也是秦牧对现实主义的坚持。
此外,秦牧非常注重儿童文学背后的寓意,认为即使是童话故事,寓意也应该是严肃的。在童话故事集《巨手》的后记中,秦牧曾这样说:“我特别希望你们读我的童话的时候,像猜谜一样,猜猜里面的含义是什么”。可以说,秦牧的每一篇此类作品在给读者讲做人的道理。《变色蜥蜴》描写的一只善变、贪婪、狡诈的蜥蜴最终还是逃不脱死亡的命运,劝告小朋友们“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莹莹的眼睛》则通过火车上小朋友莹莹的一双眼睛,告诉读者应该有社会公德心,不应该做不文明的举动;《一场古代的赛马》则通过田忌和齐威王赛马的故事,说明我们应该青年时应去劳动和体验生活,年老了依靠经验和知识去知道人生,合理地度过一生、充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尽管秦牧的一些作品在寓意上存在着图解政治意图的时代缺陷,但大体上还是以给小朋友们美德教育为主,这些作品放到今天,依然是鲜活,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秦牧的儿童文学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采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富有寓意且有助于小朋友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此外秦牧的语言干净流畅,使得他的作品生动而又形象,让儿童更容易阅读和接受书中的知识。对这些儿童文学的分析与认识,会让文学史上秦牧的形象更加完整。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文学院)